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明清古街——店頭街是長汀的四大歷史傳統街區之一,也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業街區,於2011年6月獲得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殊榮。店頭街的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店頭,在客家語中是最好的集市商鋪的意思。唐代在舊鎮南門外有小規模的零星物品交換,北宋時在此設店頭市。隨著南宋汀江航運的開通,汀江成為閩粵贛邊區的經濟大動脈。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惠吉門碼頭是汀州古城主要碼頭之一,臨近碼頭的店頭市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市場日益繁榮,集市蓋起了店鋪,逐步發展成街市,俗稱店頭街。店頭街真正繁榮於明清時期,到明代,汀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汀成為閩粵贛邊商貿重鎮,店頭街因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閩粵贛邊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商客雲集。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店頭街”牌樓於2013年重修,牌樓上“店頭街”三個大字由清代大學士紀昀(紀曉嵐)所書。牌樓往前約50米處是鎮南門,原該門建於宋代,這是汀州府城和長汀縣城的界標,也是人們尋街問路的標誌。古時這牌樓以南是長汀縣城,進了這牌樓以北才算進了汀州府城。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店頭街全長為466米,店鋪150多間。整條街均為一至兩層木結構建築,其風格為前店後宅,即下層前為店鋪後為住宅。理髮店、製鞋店、裁縫店、畫像店、紙紮店、打鐵店、裱畫店、油漆店、繡品店、紙傘店、木屐店、打金店等,凡是今天尚能存留的長汀傳統手工藝盡集大成於店頭街了。店頭街的餐飲店經營的多是客家小吃。百年老字號“七星飯店”,店裡的兜湯、扁食、豆腐角都是福建名小吃。酒肆裡經營的都是汀州客家米酒。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七星飯店”因七星橋得名,七星橋由七塊條石組成。有橋必有河,此河乃汀州府之護城河。至明崇禎四年護城河變成了“官圳”,圳原指野外水溝,官圳是指由縣官倡資開挖而成的水渠。七星橋下的圳又名“靈通圳”,也叫“聰明圳”。這七塊石板取意北斗七星,再在店頭街兩邊不同方位配上七口井,稱為七星井。七星橋、七星井配上靈通圳,意指凡在橋上走過的人都會變得聰明睿智。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交叉路口的風雨亭,是讓路人歇腳和避風躲雨的地方。晚上,風雨亭還有點天燈,為路人照明。風雨亭裡還供奉著真武大帝,表達了古街人們對遠離戰火的渴望和對和平安寧的祈禱。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段屋蘇鐵,據專家考證,是元朝古樹,有六百多年樹齡。相傳,此樹還有避火功能,鐵樹周圍從未發生過火災,這是一棵有著神奇傳說的闢火神樹。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惠吉門碼頭是汀州古城主要碼頭之一。當年汀江航運“下三千,上八百”,長汀的土紙、菸葉、竹木、工藝品和江西的穀米、大豆、鎢礦等運往潮州汕頭甚至銷往東南亞。而廣東沿海的海鹽、西藥、布匹、五金百貨則通過汀江航運逆江而上銷往閩贛。惠吉門還是當年南宋丞相文天祥領兵抗元的舊址,這裡曾留下文天祥“雷霆輕精銳,斧鉞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慘淡飛雲汀。”的壯麗詩篇。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店頭街裡徐徐展開的明清畫卷彷彿一幅活脫脫的“清明上河圖”。


長汀:明清古街店頭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