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人應當過一種無目的的生活

既然生命無意義,人就不必設定目標。無論是具體的目標還是抽象的目標,世俗的目標還是虛幻的目標。從哲學的意義上,人應當過一種無目的的生活。

如果不為自己設定目標,人生不會有效率,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人生就會隨遇而安,不會抵達任何目的地,因此成功的人生總是要為自己設定大大小小的目標,還要嚴格考核自己有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實現既定的目標。

正因如此,很少有人能夠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不為自己設定任何目標,至少要考個全班前十名吧,至少要上個大學吧,至少要有個職稱吧,至少要掙點夠餬口的錢吧,至少要結個婚吧,至少要生個孩子吧。就這樣,一來二去,一輩子就過去了。這樣的生活是現實的,但缺少哲學的考量。

過無目的的生活是人在哲學的維度思考人生之後會十分自然得出的結論:從宏觀角度看,生命不過是一粒宇宙塵埃,它的出現和消失都是偶然的,既然是偶然的,當然不可能有何意義了。既然無意義,當然也就不會有何目的。人所能夠擁有的只是自己的一點感觀和情緒罷了。

所謂無目的生活在我看來有三種形態:一種是隻是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他說的是人到七十歲時應當達到的境界,而我想,如果能提前到達也很好。

無目的生活的第二種形態是去盡情享用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美好事物,物質的和精神的,徜徉在美好的音樂美術文學藝術之中,讓這些超凡脫俗之物照亮自己的瑣碎平庸的生命。

無目的生活的最終形態是完全徹底的無所事事,什麼事都不做,以一種一生死的狀態等待生命的離去和消失。說它是最終形態,原因在於,這種狀態和生活方式才是參透人生無意義這個大道理的最合乎邏輯的選擇,也是最具哲學徹底性的選擇。

作者:李銀河,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

李银河:人应当过一种无目的的生活

珍愛

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