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律師一輩子的思維修行

我們都認可,一篇好內容對於律師來說,是最具性價比的品牌打造方式。然而,一篇具有傳播價值的文章,與我們最擅長的法律文書千差萬別,儘管律師是天然的知識生產者,卻未必能生產出適合傳播的內容。

而要實現這一身份的轉變,需要從“道”和“術”兩個方面進行學習提升。在本文中,海蜂法務創始人,同時也是千萬級閱讀量爆文作者範否分享了他所總結的,律師內容運營必知的5個步驟和3大心法,希望對想要打造個人品牌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本文整理自範否演講內容

01.

作為法律人,我們為什麼要做內容?

首先,我個人認為,內容是一個人一輩子的思維修行。

姑且不論它會不會給我們帶來當下的回報,但對於一個人的思維而言,寫作,特別是長期的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紐約時報曾經有過一句話:

如果你要從一堆人中決定出一個職位的合適人選,僱那個寫作最厲害的人。無論這個人是營銷人員、推銷員、設計師、程序員,他們的寫作技巧都會對此有益。

這句話背後的依據是,寫作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基礎能力,或者把它叫做元能力。元能力包括哪幾個能力呢?

第一,用戶視角。

當你寫作一篇文章的時候,其實是在假想你在面向一群人,而且是不特定的人群進行說話或者表達。如果長期寫作,會讓你長期持續地切換視角去思考問題,因為如果不這樣,你的文章只會變成自說自話,沒有人閱讀。

我做過多年的記者,這期間給了我非常多的鍛鍊,因為做記者需要不斷地傾聽,不斷地提問,聽懂對方在表達什麼,然後思考對方在想什麼:他是因為什麼原因,有了這麼一個動作,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所以,反覆進行這樣的訓練,會有助於形成你的用戶視角。

第二,邏輯思維。

經常寫作的人都知道,當我們寫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構思它的架構、總論點、分論點,其實就像律師在法庭上做陳述一樣,要去想好整個的鋪排和說理。

如果長期寫作,你很容易去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你可能一年只能做幾個案子,但是你一年可以寫無數的文章。這種反覆訓練,一定會比你做正兒八經的邏輯思考更頻繁。

第三,寫作會讓一個人對文字和語言更加地敬畏,更加“謹言慎行”。

因為你寫下的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面向不特定人群做傳播,你不知道它最終會傳遞給誰,是比你更專業的人,還是一無所知的人?

如果長期寫作,會逼著你對所敲下的每個字進行反覆求證,對所寫出來的每個事實、每個觀點進行反覆論證。我在做記者的時候有一個習慣,所有最終要寫在文章裡面的事實,必須得經過兩個及以上信息源的交叉認證,否則我會認為這個事實未必是真正的事實,寫出來就有可能給我帶來麻煩。

所以,長期寫作的人其實就是在反覆訓練自己的用戶視角、邏輯思維和謹言慎行。這也就是為什麼擅長寫作的人,往往在自己崗位上能有更好的表現。

02.

其次,寫作對於律師而言,可以實現效益最大化。

大家都知道,法律服務本身就是在輸出知識,是一項知識服務。假如我們給律師三個小時的時間,去幹一件“價值最大化”的事情,是會見當事人,開一場庭,還是寫一篇文章?

我覺得從性價比來講,大概率是寫作。

因為這三個小時花在寫作上,它所產出的知識是可以被反覆利用的,反覆地傳播,反覆地理解。所以如果我們定義自己是一個知識工作者,那麼除了利用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去解決一些單個的定製化的問題之外,還可以去寫作文章,形成知識的輸出。

而這件事本身是一個非常高效率的舉措。

03.

最後,寫作是律師進行市場運營的最佳手段。

我們先來看一看市場運營的基本邏輯。我們為什麼要做市場運營?核心是為了獲客。而獲客其實可以被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獲取和客戶的接觸機會,我們能接觸到客戶,或者讓客戶能接觸到我們;

第二個階段是基於所接觸到的客戶,促成交易發生。

在市場營銷的理論裡,第一個階段叫做“市場營銷”。第二個階段叫做“銷售”,當然,在律師行業其實沒有做嚴格的區分,但在成熟的公司,在互聯網公司,他們是區分得非常嚴格的。

市場營銷的目的就是創造更多與客戶接觸的機會。一般情況下,如何創造與客戶的接觸機會,包括了這樣幾個成熟的舉措:

第一,打品牌。

如果你的品牌足夠響亮,是“百年老字號”,自然會有很多客戶找上來;

第二,打廣告。

如果你能在央視上傳播你的品牌和產品,客戶自然也會找過來。當然,對於法律服務而言,客戶並不會在看到廣告後立馬就下單消費。

第三,公關。

公關即“公共關係”,包括媒體關係和政府關係。例如媒體關係,通過媒體採訪報道,通過參加媒體組織的論壇、沙龍、會議,形成一些影響力,這樣也能夠給律師帶來一些客戶。

第四,營銷,或者叫整合營銷。

通過一系列營銷手段的組合,達成對客戶的觸及。我們所採用的內容營銷、活動營銷、社群營銷,其實都可以放在這個範疇裡面。

那麼,哪一個舉措是最有效果的?我們當然希望律師團隊可以付得起錢,直接在央視的黃金時段去打廣告,或者我們像伯爵旅拍之類的公司一樣,在電梯間打滿律所的廣告。然而,這需要鉅額廣告費,對於大多數時候都單兵作戰的律師而言,是不太現實的。

所以,內容運營不是唯一的營銷方式,但我們可以很明確地說,內容運營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僅僅因為它省錢,而是因為內容運營這種方式,本質上是通過內容去吸引到客戶來接觸你,而不是你一味地去尋找客戶。

我們都知道,如果是客戶主動找過來的,他的姿態和我們求著上門的姿態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內容運營通過寫好文章傳遞你的專業形象,讓客戶找到你,這是一種“站著”把客戶吸引過來的方式。

04.

那麼,律師怎樣讓內容發揮它的真正價值呢?

我總結了5個步驟,3條心法。

5個步驟:

第一步,定位。

很多律師做內容的時候,沒有從一開始就思考定位的問題,這就導致一直做了兩年、三年,最後發現其實這件事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價值。

第二步,建池。

建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你得註冊一個公眾號,它應該長什麼樣子。也就是說,搭起一個可以持續教育客戶的池子。

第三步,選題。

從選題開始,終於進入具體的操作層面。

我們得為池子裡面的用戶,去填充真正對他們有價值的內容。找到這個有價值的內容,就叫做選題。

如果你找了一個好的選題、一個好的切入角度,一篇文章就很有可能引爆閱讀量。

第四步,寫作。

有了好的選題,如何好好地去把它呈現出來,讓文章既好看又能夠有價值,這是寫作的重要性。

第五步,運營。

一篇文章已經寫好了,如何讓這篇文章有更好的傳播,並且給你帶來最大價值?這就需要一系列的刻意的安排,我們把它叫做運營。

05.

明白了這五步法,也永遠只能是按部就班地去操作,很難寫出真正的好文章,創造真正的影響力。

律師做內容運營最重要的,還要掌握三條心法。

第一條心法,用戶視角。

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把它掛在嘴上。但據我的觀察,真正能夠做到無時無刻堅持用戶視角的人其實不多。我曾跟一些心理諮詢師溝通,他們說在心理學的課堂上,老師可能會突然抽查,看學生是否能夠用用戶視角思考問題。

什麼叫用戶視角?我們來舉個例子。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日上午,你拿著一杯熱衝的美式咖啡,穿著最喜歡的潮流鞋子,走在熙熙攘攘的商業步行街上,突然,你的膝蓋中了一箭,你痛得應聲倒下——想象一下,這時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說“我好疼”。但是,這就不屬於用戶視角,而是我自我視角。

為什麼用戶視角那麼難?因為你要拋棄自我,刻意從他人視角做思考。因此,如果你在練習從用戶視角進行思考,你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街上有一個人,膝蓋中了一箭倒下了”。

再舉一個例子。

假設你在雙行道上開車,突然路面塌方,導致雙行線變成了單行線,很快,兩邊各有五六輛車相遇了,排頭的分別是一輛出租車、一輛私家車,兩邊都不想退讓。

而你是排在第二位的車主,你打開車門走上前去,你想說服出租車的司機倒車,這時候你該怎麼說呢?

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說,麻煩讓一下,師傅,你不走,我們後面都走不了了;或者說,給個面子;或者說,師傅,我還等著接孩子呢。但是這樣是說服不了出租車司機的。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給出的答案是,他會說,兩輛車中只有你是專業司機。

為什麼是這麼一個答案?我們不妨把自己帶入到出租車司機的情景裡面:他堵在了這個地方,大家互不退讓,斗的是氣,而不是計較誰的成本或者誰的利益。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好的角度去貼中出租車司機的心理,給他相應的尊重感,你就能夠說服司機,這就是用戶視角。

用戶視角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做到很難,這個能力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訓練。我的用戶視角是在近10年的調查記者生涯中慢慢積累起來的,這對於我做事情也好,寫文章也好,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第二條心法,給予價值。

讓我們切換到用戶視角,去想象我們的讀者的立場:一篇文章如果沒有價值的話,他為什麼要看,為什麼要轉發,為什麼要評論?讀者的每一個動作,一定都是因為文章給自己帶來了某些價值。

可以肯定地說,所有讀者都只會因為被給予的某個價值而轉發一篇文章,或者關注一個公眾號。所以,不管我們自己是出於什麼目的,但一定是通過給予讀者價值的方式去實現的。

你的文章是幫助讀者做了他本來要花很長時間做的總結,還是為讀者提供了他所不能獲取的信息增量?這個是你要去思考的。

第三條心法,放下自我。

“自我”,其實恰恰就是阻礙你去使用前兩條心法的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沒有辦法做到用戶視角?沒有辦法無時無刻不去思考給予價值?恰恰就是因為沒有辦法放下自我的利益追求。

比如我寫這篇文章,一定要在標題上面就凸顯我這家律師事務所的品牌,但是,哪個同行會願意轉發一篇文章標題就帶別家律所名字的文章呢?這個道理其實很好懂,換成你自己,你也不願意。

因為沒有辦法放下自我,所以也沒有辦法時刻想著給予讀者價值。或者說,其實你的文章是真的在給予價值,但因為文章裡夾雜了一些自我的利益追求,而且過於短視和明顯,導致讀者寧願放棄價值,或者只看不轉。而一篇文章如果沒有人轉發,是沒有辦法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的。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得剋制自己,不要讓文章過度承載自己的野心、自己的利益訴求。

這就是律師進行內容運營的三個心法。掌握了這三個心法,前面所提到的五步法就能夠自己悟出來了,不需要再過多學習;

但是,大多數人其實很難做到這三點,或者說從概念上能做到,但在具體的細節上——每一個詞的推敲、每一個標題的處理、每一個欄目的排版設計,都沒有辦法很好地做到,導致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做內容,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還是那句話,內容是一個人一輩子的思維修行,希望每個律師都能從內容運營中獲益。

写作,是律师一辈子的思维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