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法官一鍵查控“老賴”住房公積金

“執行難,難在查人找物。”大連中院執行法官介紹說,傳統的“兩個法官一臺車四處找”的執行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信息化環境下執行工作的需要。大連中院在完成44家駐連銀行、市工商局、不動產等行業信息數據整合接入後,於4月9日正式啟用了對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網絡自動查詢、凍結和續凍等功能。

執行法官一鍵查控“老賴”住房公積金

  大連中院建設了覆蓋全面、功能強大的“點對點”執行查控系統,並持續進行功能技術優化和職能領域拓展。在開發研製系統期間,大連中院與大連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協作聯動機制。據大連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政策法規處處長劉春紅介紹:“我們積極配合大連中院進行網絡查控功能建設,不僅提高住房公積金完成凍結、劃扣工作效率,同時也是我們參與國家綜合治理、支持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實實在在的舉措。”

現在全市法院執行法官“足不出戶”在辦公終端即可遠程發出“住房公積金”查控指令,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統自動接收並予以反饋,通過法院和住房公積金信息化系統間數據自動流轉和交互,極大縮短了查控反饋週期,大幅提升了執行工作效率。

“住房公積金”線上查控自動反饋機制的實現,其預期效益為:按照全市14家法院每年6.7萬件“執行實施類”案件當量計算,以“集約化”專管員每週往返公積金管理中心1次,每次查控30個案件,往返路程50公里、在途時間2個小時估算。線上查控系統運行一年期間,將減少驅車行駛11.2萬公里路程、節約4500小時在途時間,以及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因素,並排除行車安全、人身安全等眾多隱患。

全市法院“點對點”執行查控系統涉“住房公積金”線上查控功能的正式啟用,將進一步凸顯網絡執行查控“利刃”功效,不斷刺穿“財難查”的執行屏障,實現信息化與執行工作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助力法院從“基本解決執行難”到“切實解決執行難”深層次攻堅。

徐寧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嶽宇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