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八零後的“情書”

聊一聊八零後的“情書”

每一個2B的八零後男人,年輕時都幹過這三件事,打群架、泡錄像室和寫情書。我作為一名曾經2過頭的B青年,今天在這裡好好跟大夥兒聊一聊那些年追過的女孩和寫過的情書。

首先,我以一名長輩的身份,鄙視一下九零後和零零後的這些後生晚輩們,你們丟失掉了八零後前輩太多的優良傳統。你們每天的樂趣都是在一塊巴掌大的屏幕上,從抖音、快手刷到微博、微信,再從騰訊視頻刷到斗羅大陸,在曾經經歷過太多花樣式樂趣的我眼裡,你們,簡直是毫無樂趣可言。

唉!時代退步了。

前幾天,我和一個零零後小朋友聊天,我問他“你怎樣向一個心儀的女孩子表白”?他問我“啥叫心儀?”我告訴他“讓你心裡小鹿亂撞的女孩子。”他說“鹿晗退出了跑男,班裡的好幾個女孩子撞牆的心都有了。”

我勒個去!我把“小鹿亂撞”這四個字又費了好大勁兒才給他解釋通。

聽明白後,這位小朋友就開始在手機上使勁搗鼓著,還把“小鹿亂撞”唸叨了不下十幾遍,我以為他在寫著一些感動的話,就提示他“小鹿亂撞要用在初次表達愛戀的情書裡,不宜氾濫,不然適得其反,女孩子會覺得你這人太浮誇、太隨便……“他驚訝地看著我“什麼跟什麼呀?”我說“我在教你寫情書呀!”他說“誰還寫那玩意兒,我已經帶妹子雙排了。”

事後我發現,這傢伙把小鹿亂撞拿去用成了農藥賬號暱稱,還加了個擴展名습니다(思密達),不僅如此還把頭像改成了鹿晗。

老夫一大把年紀,當時被他氣得渾身發抖,扔下一句活該一輩子沒女朋友後,就走開了。

聊一聊八零後的“情書”

回憶曾經沒有現代發達通訊工具的年代,我們手寫的那些情書,都是十分用心的。

我們寫的情書在選紙、起筆、文字打磨、落款、送達等一系列環節,都是相當考究的。

拿選紙來說,情書用的紙張,往往要比同時期的作業本用紙要高那麼一個或半個檔次,比如,在作業本用紙匱乏的小學時期,我們不惜被老師打屁股的風險,偷偷撕幾張作業本寫情書。在初中時期紙張稍微寬裕的年代,作業本是16開紙,而我們會把情書寫在相對高檔一些的A4紙上,這種紙只有在老師辦公室裡才有,是用來印試卷的,我們會想方設法偷出來,因此也捱了不少打。在高中時期,紙張已不是問題。那時商家嗅到商機,就專門有了情書專用紙,畫了很多可愛小動物和卡通人物的彩色紙,花裡胡哨的,打開來還有香味撲鼻,只是得花錢,得從一個月幾十塊錢的生活費裡擠出來買。

紙選好了,那就起筆。起筆的最大障礙是字兒得好看得工整,在初中時,有個寫得一手好字的同學,外號“書法家”,就因為這一手字幫同學寫情書,規定一封情書換一兩瓜子,賺得兜兜裡塞滿了五香瓜子,上課下課都在哼哧哼哧地嗑瓜子。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文字部分,這是我的特長,我因為從小看言情武俠看得多,有著堅實的文字功底,而且能引經據典,活學活用,班裡有需求的同學,都曾在自己的情書裡使用過我的“甜言蜜語”,比如流行最廣泛的是那句,“你美麗你大方你善解人意,千萬不要懷疑一個要和你天長地久男人的第六感覺,你就是美麗大方善解人意的”,是嫁接了當時很流行的瓊瑤句式。

我雖然不像“書法家”那樣用寫字來換瓜子吃,可也有自己的原則,那便是從不幫追班花的男生和背地裡議論班花說壞話的女生寫情書。

寫好情書後是落款,這是一門手藝活兒,把情書疊成小船、紙鶴、房子、心等,都是一些表達愛意的圖案,當時摺紙最多的形狀是紙鶴,大多是受了港臺愛情電影的影響,紙鶴是我們那個時代代表愛的符號。不過也有男生把情書折成“盒子槍”送給女生的,我想,收到“盒子槍”情書的女生,心裡一定奔騰起一萬隻“草泥馬”。

最後的環節是送達,情書要偷偷送,不宜公開。由於受隱秘性的要求所限,送情書的人選往往是班裡的“老實人”。我們班有個這樣的老實人,他是個中不溜的胖子,話很少,不過很有女生緣。他每天的學習生活也都很規律,就是上課睡覺,下課上廁所,上完廁所再幫同學送情書。

後來有同學發現這傢伙上廁所的時候會偷偷看有些簡單易拆的情書,也因此斷送了他的職業生涯。不過,他現在的工作是給別人送外賣,也算是對職業的一種補充吧。但是我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偷拆別人的外賣。

情書,這個曾經給許多八零後留下過美好記憶的事物,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漸漸消失。雖然現在的通訊方式讓人的愛意、情意及時表達,卻越來越少了那一份心意,和對待一份愛的那份認真,讓愛變得氾濫。

正如那首《從前慢》的詩裡所說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情書,興起於八零後,卒於九零後,葬於零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