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搞種植的朋友們想要有好的收入不能再只靠產量了!搞好產品的品質才是重中之重。外觀差,果個小,裂果多,口感差等都是困擾當下種植戶的關鍵問題。今天我們主要來就來說說作物裂果的問題。


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果實開裂是果蔬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一般很容易在果實生長的中後期很容易出現。作物裂果的5大原因和措施。


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作物裂果原因1:品種的問題。比如西瓜和甜瓜以及火龍果等一些皮薄皮脆的品種就容易裂果。這些品種一遇到下雨天容易多發尤其是冰雹天氣最嚴重。還有如蘋果、葡萄品種中,果皮薄、果肉脆的品種易裂,著色期根系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品種易出現開裂;再有像貢柑、砂糖桔、南豐蜜桔、紅江橙等,這些無核或少核品種均不抗裂,這些品種發生裂果的可能性較其他品種要高。像櫻桃,果皮、結構較松、細胞間隙大的品種就比較容易裂果。例如紅燈、大紫等這些早熟品種。


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作物裂果原因2:營養元素失衡造成裂果。比如果實生長期間磷、鉀、鈣的缺失對果實裂果影響最大,其原理是當一種或幾種元素過量,而其他元素含量較低時,裂果就會增加。其中因鈣缺乏、鉀超量造成裂果現象比較常見。鈣易缺乏因素中土壤水分的變化,對果皮中鈣的吸收影響較大,乾旱、淹水都可能引起水分脅迫,減少鈣的吸收量,進而造成裂果。日常管理中我們會通過補鈣避免裂果,這時候就需要知道果實吸收鈣的最佳時間。果實一般吸收鈣有3個最佳時間:第一次在落花後的20至30天左右,第二次在果實膨大期,此期可吸收全部鈣的50%左右;第三次在採果前20至30天左右,此期吸收的鈣可供明年春季果樹生長對鈣的需要。


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作物裂果原因3:天氣因素。比如作物生長前期遇乾旱,在果實迅速膨大期遇頻繁降雨,根系輸送到果實的水分猛增,果肉細胞會快速膨大,而此時,果皮多已老化,果皮細胞因角質層的限制而膨大慢,就會出現果肉把果皮脹破的情況。因這種情況出現的裂果在蘋果、桃、葡萄、棗、石榴上較為常見,若前期缺水,會影響幼果膨大,著色期如遇連續降雨或大水漫灌,都會引起大量裂果大發生。


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作物裂果原因4:自然因素。比如我們在日常管理中出現的,果樹樹勢弱、光照差、通風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園都容易發生裂果。施肥方面我們要注意在果實生長期適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適當增加鈣,硼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施量以滿足果實生長髮育所需肥料養分,注意:氮肥、鉀肥不可過多,否則會影響植株對鈣的吸收。


導致“裂果”的5大原因,早看早受益!


作物裂果原因5:土壤因素。比如土壤排水不良、板結、透氣性差、土壤酸化的果園裂果較多發。這時候我們就要注意改良土壤,多使用有機肥補充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透氣性中和土壤酸鹼度避免土壤過酸過鹼。另外果園實行生草栽培也可改善果園土壤環境提高土壤墒情,增加土壤有機質,實驗結果表明:生草的果園土壤物理性狀好,土壤疏鬆易碎,通氣良好,透水性好,土壤結構穩定,更有利於蚯蚓的繁殖。因為蚯蚓數量的多少決定著土壤的健康程度。

作物裂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在預防裂果發生的時候要全方位考慮,不能只考慮單一因素。其中,土壤和施肥管理比較重要。感謝大家關注種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