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農民為啥總不積極?老農給出了個主意!

隨著這些年我們國家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不少農村地區都開始禁止焚燒秸稈了,但是如果不讓農民焚燒秸稈了,那麼就一定要出臺一個合理的措施來處理秸稈,將秸稈想法設法的利用起來,雖然現在有一些秸稈還田、或者是秸稈的綜合利用,但是對於農民來說,這些秸稈的處理辦法卻不是那麼的讓人滿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秸稈還田農民為啥總不積極?老農給出了個主意!

原來,在專家看來,專家們認為秸稈粉碎後還田是最好的辦法,將秸稈深翻入田,埋在土裡的秸稈經過一個冬天的深埋發酵,可以作為來年的肥料,給農作物提供供養,但是農民卻不這麼認為,理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個是深翻的難度,雖然說能夠很好的利用秸稈,但是我國地勢不是全部平坦的,有些地方根本無法做到深翻,只能依靠人力。而人力翻耕的話達不到那麼深。而且深翻的話只能是大型機器來做,有些貧困的地區根本無法支付大型機器深翻的費用,這樣一來無端的增加了農民種地的費用。

秸稈還田農民為啥總不積極?老農給出了個主意!

其次是就算是深翻了,但是增肥的效果卻並不盡人意。如果說秸稈打碎的力度不夠,深埋發酵的時間不夠長,也無法達到增肥的效果。

再次是秸稈還田會增加來年病蟲害的程度,很多秸稈中都有大量的蟲卵,如果像以前那樣用火燒的話可以將蟲卵都燒死,現在秸稈還田後,反而將蟲卵翻到土地下面,給蟲卵提供了一個可供發育的溫床,來年的話,病蟲害就容易發生。

其實農民不是不願意秸稈還田,而是更希望提出建議的專家能夠多到田間地頭去走走,去看看,切身的體會到農民種地的難處和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讓農民收益。如果只是單純的讓所有的土地都秸稈還田,環境是得到保護了,但是對於農業的發展來說卻不那麼的盡人意。

秸稈還田農民為啥總不積極?老農給出了個主意!

對此老農提出意見,希望能夠因地制宜的實施秸稈還田,對於秸稈,國家可以多發展一些秸稈加工廠,把秸稈這個生物循環做得更好。這樣既能解決環保的難題也能為農民造福!大家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