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初冬。

天氣,越來越晴。

我從洋縣出發,翻山越嶺,馬不停蹄,一個多小時後就來到了西鄉縣。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晨霧瀰漫,我在路上

我在西鄉縣旅遊,第一個想見的“網紅”就是鎮水鐵牛。想見它,是因為它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因為它的傳奇故事。

到了西鄉縣後,我很輕易地就在城關鎮南關社區的牧馬河堤西端找到了鐵牛。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西鄉鐵牛,臥在高臺

它,身披紅袍,昂首怒視,牛氣沖天地躺臥在高臺之上。雖然,它經過多年的風雨侵蝕,但是色澤如新,無斑無鏽。它面前的香壇裡,香火極旺。其中,有一根剛剛點燃的高香,估計比武大郎的身高要高,比武大郎的手腕還要粗,上面煙霧繚繞。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鐵牛面前,香火旺盛,高香很高

我迫不及待地登上高臺,開始拍照。

就在這時,塵煙四起,嚇我一大跳。

我以為鐵牛要起飛,於是詫異地回頭一看,發現剛才還香火極旺的香壇裡,只剩一兩根香燭,其它的都被一個老年人拔了出來。看這樣子,她應該是這裡打掃衛生的。我善意地提醒她,有很多香是別人剛剛供上的,這位老年人嘴裡嘟囔著把拔下的那把正在燃燒的香又插在香壇裡。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別人剛剛供上的香被拔掉,放在一邊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我善意提醒,她才勉強插上拔下的香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鐵牛旁邊,香燭一條街

我輕嘆一聲,繼續給鐵牛拍照。

西鄉縣的鎮水鐵牛,有著傳奇的故事。

相傳,牧馬河在清代氾濫成災,洪水四溢,常常危害到西鄉縣的安全。知縣胡廷瑞觀察地形後,就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以橡樹樁夯底,石塊填基,建造了南河堤這道防洪工程。築好堤後,又在堤下栽柳,柳外又密植蒹葭,並且在堤西端鑄造了這座鐵牛,意在鎮護堤身。由於方法得當,這道堤壩在秋季就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鎮水鐵牛,大顯威靈

如此一來,“水怪”不但被鎮住了,並且這裡成了著名的河堤公園,來此休閒旅遊的人日益增多。看來,胡知縣不僅能夠治理水患,而且還能夠搞旅遊開發。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牧馬河裡,水流泱泱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牧馬河邊,群山聳立

我一邊思索,一邊仔細地打量著鐵牛。

根據資料記載:鎮水鐵牛,鑄造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六月;黃牛造型,牛體空心,臥於地坪,昂首西顧;牛高1.10米,牛長1.67米,座寬0.75米;合金鑄造,塊狀拼接,重約兩噸;鐵牛胸前,鑄有正楷的“金牛鎮水”,落款是“道光乙未夏六月中伏日鑄”。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西鄉鐵牛,身披紅袍

我靜靜地欣賞著鐵牛。

它,鑄工精湛,形態生動。

在冬日的陽光下,青黑色的牛體發出鋥亮的光。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西鄉鐵牛,鑄工精湛

過去,“金牛鎮水”是西鄉八景之一。

現在,“西鄉鐵牛”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牧馬河邊,鎮水鐵牛的香火很旺,老大媽做的這事太丟人

文保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