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孫小姐長圓臉,象牙色的顴頰上微有雀斑,兩眼分得太開,使她常常帶著驚異的表情,打扮得甚為素淨,怕生得一句話都不敢講,臉上滾滾不斷的紅暈。

這一段是錢鍾書在《圍城》中,對孫柔嘉外貌的描寫。孫柔嘉並沒有傾國傾城之貌,也沒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她卻是方鴻漸,唯一娶回家的女人。

雖然孫柔嘉也許並不喜歡方鴻漸,但方鴻漸卻是她精心挑選的人。

楊絳先生對孫柔嘉的評價是:“她受過高等教育,沒什麼特長,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醜;沒有什麼興趣,卻有自己的主張。”

受到西方新思想文化薰陶的孫柔嘉,對女性主體思想也有了新的認識。雖然她骨子裡,仍然有傳統文化的頑固因子,但卻絲毫不影響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對方鴻漸實施的控制。

方鴻漸跟趙辛梅去湖南三閭大學任教的過程中,認識了孫柔嘉。但是,相貌並不出眾的孫柔嘉,根本無法引起方鴻漸的注意。一路下來,方鴻漸甚至連她的臉,是圓是扁都沒看清楚。

然而,雖然表面上孫柔嘉毫無特色、溫柔靦腆,但是實際上,孫柔嘉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隱性控制者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佐治·西蒙博士,在《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中提出:隱性控制者,就是披著羊皮的狼,他們以狡猾的方式,利用你的弱點不遺餘力,爭取想要的一切,卻竭盡全力隱藏自己的意圖。

為了讓方鴻漸娶自己,孫柔嘉化身成一隻無害的“小羔羊”,從去三閭大學的路上,就開始撒下了情網,像只鯨魚一樣張開了口,等著送上門來的方鴻漸。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西蒙博士說,隱性控制者最大的特點,就是隱藏意圖,抓住目標人物的弱點,通過蒙騙、遊說等手段操縱目標人物。

孫柔嘉非常瞭解男人的心理,也深知方鴻漸喜歡柔順幼稚、以夫為尊的女人。所以,她便以柔弱溫順的面目示人,擺出一副小鳥依人的狀態。

方鴻漸道,“我講的話千真萬確,這條魚吃了中飯在睡午覺,孫小姐你知道有人聽說話,跟看東西全用嘴的,他們張開了嘴聽,張開了嘴看,並且張開了嘴睡覺,這條魚傷風塞鼻子,所以睡覺的時候嘴是張開的,虧得它牙縫裡塞的結結實實的都是肉屑,否則我們這條船真危險了。”

孫小姐道,“方先生在哄我,趙叔叔是不是?”

這一段是方鴻漸在給孫柔嘉講鯊魚的故事,逗她玩兒。孫柔嘉受過高等教育,她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假的,但是她卻裝出無知的樣子。因為她就是要給方鴻漸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而孫柔嘉故意為之的反問,也明顯地表示出了論據的不足的意思,違反了“合作原則”中質的原則,體現了她的虛偽和和對方鴻漸的控制慾望。

為了能夠給方鴻漸展現大男子主義的機會,也為了能夠得到方鴻漸的同情,孫柔嘉總是表現出一副楚楚可憐、毫無主見的樣子。她跟方鴻漸說,“我不太知道怎麼做人,做人麻煩死了,方先生你肯教教我嗎?”後來,她又藉著人言可畏的壓力;方鴻漸情感上的空虛,來迫使方鴻漸與自己訂婚。

孫柔嘉抓住了方鴻漸的弱點,就這樣一步步通過柔術,把方鴻漸引進了自己的圈套。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西蒙博士說,隱性控制者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們會將自己偽裝成關懷別人的樣子,讓人相信他的盡責,再通過隱蔽的手段來實施控制,好在對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目的。

經過孫柔嘉的一番設計,她成功地成為了方鴻漸的妻子。然而,他們的婚姻生活,卻並不幸福。因為孫柔嘉不僅露出了本來的面目,還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繼續控制著方鴻漸。

孫柔嘉的姑媽和姑父在大廠裡身負要職,也頗有勢力和門路,為了能讓姑媽喜歡自己的丈夫,孫柔嘉煞費苦心地教方鴻漸,如何去討好姑媽,美其名曰是為了他好,實際上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

抗戰期間,方鴻漸因為沒有勾心鬥角的手段,而失去了工作。孫柔嘉再次打著為他好的旗號,故意貶低自己,反對他去重慶找趙辛梅,讓他去姑媽介紹的地方工作。

事實上,孫柔嘉並不關心方鴻漸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她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而且趙辛梅的出現,也讓孫柔嘉慌亂不安。因為在船上的時候,孫柔嘉偷聽到趙辛梅對自己的評價,深知自己的小伎倆,早已被看穿。

西蒙博士認為,隱性控制者通常特別注重形象管理,即他們個人形象的建立和維護。

也就是說,隱性控制者既要如願以償,實現自己的目的,也要形象高大。所以,孫柔嘉才不想讓方鴻漸和趙辛楣走得太近。因為她擔心趙辛楣會“指點”方鴻漸,也害怕方鴻漸會因此而意識到,所謂的“為他好”,其實只不過是想控制他;所謂的“順水推舟”的訂婚,也不過是孫柔嘉自編自演的一齣戲罷了。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西蒙博士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隱性控制者都有過被虐待或被忽視的經歷。

孫柔嘉是在夾縫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她從小就善於審時度勢。父親重男輕女,又老來得子,對她根本不關心。從小到大,跟她最親密的,就只有她的姑媽。因為孫柔嘉從小缺乏愛和安全感,在家中也沒有地位。所以,婚姻對她來說,不光是一個家,更是一個可以擺脫不幸命運,並活下去的機會。

另一方面,在當時的社會,雖然新文化運動影響了一批知識分子,但封建文化的影響卻根深蒂固。所以,像孫柔嘉這樣無權無貌的女人,註定會成為一顆無足輕重的塵埃,陷入被忽視的命運中。因為她們既沒有蘇文紈的好家世,也沒有汪太太的天生麗質,所以,她們想要活下去,就只能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

為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婚姻,孫柔嘉才不得不控制方鴻漸。而在這種情況下,孫柔嘉也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並出現了“認證危機”。

認證危機是由心理學家拉康提出的:他認為就像嬰兒是通過鏡子中的形象,來確認自我,將自我與他人區分開一樣,人也是通過社會、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確認自我的。

孫柔嘉家境一般,從小也沒有什麼地位。本以為方鴻漸不論是從樣貌、還是從家世上,都可以讓她在婚後有面子,也能讓自己獲得富足的生活,並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她才會不顧自己心靈上的需求,通過設計方鴻漸,來一步步達到控制他,並與他結婚的目的。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其實,不光是孫柔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對你進行操縱和控制。他們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也有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還有可能是你的孩子、伴侶。如果你不想像方鴻漸一樣,成為這些人的傀儡,那你就一定要知道,如何去避免被控制。

①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要知道自己可能會被別人操控的弱點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個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不自知的人,不僅無法判斷自己的能力,還會給別人機會傷害自己。方鴻漸就是一個沒有清晰自我認知的人。

在回國的船上,方鴻漸與鮑小姐有過一段露水情緣,他以為鮑小姐是真的喜歡自己,沒想到卻是自己自作多情。

遇到唐曉芙和孫柔嘉這樣迷戀自己的小女生,他自以為能夠駕馭對方。沒想到他不僅對唐小姐一知半解,也完全誤讀了孫柔嘉。而孫柔嘉卻比方鴻漸自己還要了解他。孫柔嘉清楚的知道,方鴻漸的大男子主義心態,也知道他喜歡柔順幼稚的女生。所以,她才能對症下藥。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弱點,雖然這是無法避免的,但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弱點不能夠清楚的把握,而讓其成為了隱性控制者的籌碼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並對自己的弱點及時改正。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②要學會判斷對方的行為,而不是過度在意對方的意圖

趙辛梅說,哎!這女孩兒刁滑得很,我帶她來上了大當。孫小姐就像那條鯨魚,張開了口,你這糊塗蟲就像送上門的那條船。

事實上,趙辛楣不止一次的提醒方鴻漸,孫柔佳這個女孩並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麼柔弱,她很有心機。但是,方鴻漸卻不以為然。因為他一直覺得,即便孫柔嘉,真的對自己耍了心計,也不過是愛之深罷了。所以他根本就看不見孫柔嘉的控制行為。

在三閭大學期間,孫柔嘉總是扮演著一個涉世未深,什麼都不懂的小丫頭,不管什麼事都去請教方鴻漸,甚至連陸子瀟追求自己的事情,也讓方鴻漸幫忙出主意。

一直以來,方鴻漸都只把她當成一個愛慕自己的小姑娘,完全沒有看出藏在孫柔嘉背後的控制慾。直到他掉進了孫柔嘉設置的圈套裡。因為與方鴻漸走得過近,孫柔嘉故意編造了匿名信和謠言,並假借父親對“謠言”的詢問,來逼迫方鴻漸與自己訂婚。

其實,方鴻漸之所以會掉進孫柔嘉設置的圈套裡,完全是因為他的錯誤判斷。如果他能夠先明確孫柔嘉的行為,是一種控制,那他就不會糊里糊塗地被操縱,也不會半推半就地成了她的丈夫。

③要對自己誠實,並設置好自己的底線

卡爾維諾說過,一旦你放棄了某種你原以為是根本的東西,你就會發現你還可以放棄其它的東西,以後又有許多其它東西可以放棄。要守住底線,底線一旦被突破了一次,就很難再有底線了。

方鴻漸的悲劇就在於,沒有給自己設置一個底線。事實上,他並不喜歡孫柔嘉,只是因為自己和孫柔嘉的“謠言”、以及自己感情受挫後的寂寞,才出於對孫柔嘉的同情與可憐,選擇了與她結婚。而如果他能夠對自己誠實,明白自己對孫柔嘉並不是愛情,並守住自己的底線,拒絕與她結婚,那也不會有婚後的矛盾和爭吵。

所以,不論遇到什麼狀況,請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不控制別人,也不要被別人控制。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再讀《圍城》,我發現無法認清自己的人,都成了別人的“俘虜”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我們也在努力維護個人的社會優越感。

為了維護自己的優越感,也為了能夠更好地活下去,很多人對周圍的朋友、家人,發起了控制和攻擊。如果你像方鴻漸一樣,沒有意識到別人對你的控制,那你就會陷入對方設下的圈套中,以至於淪為他們的“俘虜”。而如果你懂得保護自己,就能夠免受別人的控制。

因為孫柔嘉的控制,和方鴻漸對自己的疏於保護,他們的婚姻以悲劇收場,他們的生活,也並不幸福。可見,無論你是控制者,還是被控制的人,都無法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但願在我們的人生中,能夠少一些隱性控制者的控制,也但願我們,不會為了自己的私慾,而肆意地去控制和傷害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