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額計價八步計算法,簡單又好記!

定額計價八步計算法,簡單又好記!

都說清單計價反應的是企業的施工水平,而定額計價則是真正考驗預算員的預算水平。要在職場上表現好,如何算得又準又快才是最要緊的啊。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定額計價八步計算步驟,助你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快收下吧!


第一階段:收集資料


(1)設計圖紙。在計價前要完成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程序;


(2)現行計價依據、材料價格、人工工資標準、施工機械臺班使用定額以及有關費用調整的文件;


(3)工程協議或合同;


(4)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或技術組織措施等;


(5)工程計價手冊。如各種材料手冊、常用計算公式和數據、概算指標等各種資料。


第二階段:熟悉圖紙和現場


(1)熟悉圖紙。


(2)注意施工組織設計有關內容。


(3)結合現場實際情況。


第三階段:計算工程量


(1)計算工程量一般可按下列具體步驟進行:


1)根據施工圖示的工程內容和定額項目,列出需計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項;


2)根據一定的計算順序和計算規則,列出計算式;


3)根據施工圖示尺寸有關數據,代入計算式進行數學計算;


4)按照定額中的分部分項的計量單位對應的計算結果計量單位進行調整,使之一致。


(2)工程量的計算,要根據圖紙所標明的尺寸、數量以及附有的設備明細表、構件明細表來計算。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嚴格按照計價依據的規定和工程量計算規則,結合圖紙尺寸進行計算,不能隨意地加大或縮小各部位尺寸;


2)為了便於核對,計算工程量一定要註明層次、部位、軸線編號及斷面符號。


3)儘量採用圖中已經通過計算註明的數量和附表。


如門窗表、預製構件表、鋼筋表、設備表、安裝主材表等,必要時查閱圖紙進行核對。


4)計算時要防止重複計算和漏算。


一般也可按照施工次序,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由左而右,事先草列分部分項名稱,依次進行計算。計算工程量,有條件的儘量分層、分段、分部位來計算,最後將同類項加以合併,編制工程量彙總表。


第四階段:套定額單價


在計價過程中,如果工程量已經核對無誤,項目不漏不重,則餘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套價,計算直接費。套價應注意以下是事項:


(1)分項工程名稱、規格和計算單位必須與定額中所列內容完全一致。


(2)定額換算


任何定額本身的制定,都是按照一般情況綜合考慮的,存在有許多缺項和不完全符合圖紙的地方,因此,必須根據定額進行換算,即以某分項定額為基礎進行局部調整。


如混凝土和砂漿強度等級與定額規定不同,使用的施工機具種類型號不同,原定額工日需增加的係數等等。


注:有的項目允許換算,有的項目不允許換算,均按定額規定執行。


(3)補充定額編制


當施工圖紙的某些設計要求與定額項目特徵相差甚遠,既不能直接套用也不能換算、調整時,必須編制補充定額。


第五階段:編制工料分析表


根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實物工程量和相應定額中項目所列的用工工日及材料消耗數量計算出各分部分項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數量,相加彙總便得出該單位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數量。


注:工料分析表將來可以進行價差調整時運用。


第六階段:費用計算


在項目、工程量、單價經複查無誤後,將所列項工程實物量全部計算出來後,就可以按所套用的相應定額單價計算直接工程費,進而計算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及稅金等各種費用,並彙總得出工程造價。


第七階段:複核


複核時,應對工程量計算公式和結果、套價、各項費用的取費及計算基礎和計算結果、材料和人工價格及其調整等方面是否正確進行全面複核。


第八階段:編制說明


編制說明是說明工程計價的有關情況,包括編制依據、工程性質、內容範圍、設計圖紙號、所用計價依據、有關部門的調價文件號、套用單價或補充定額子目的情況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封面填寫應寫明工程名稱、工程編號、工程量(建築面積)、工程總造價、編制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編制人及其資格證號和編制日期等。

素材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