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有償搶票,實為“網絡黃牛”倒票

■張西流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的春運已拉開序幕,票不好買讓一些急於回家的人有些心慌。儘管12306推出了“候補購票”功能,給暫時沒買上票的人更多機會,但“去哪兒”等數十款APP仍不顧乘客買票的機會公平,扎堆推出有償的幫助搶票服務,這些APP靠譜嗎?

一年一度的春運火車票搶票大戰正在上演,“一票難求”的狀況依然存在。據統計,各種APP搶票軟件,已經成為不少網絡平臺的“標配”了,目前至少有60家平臺,推出了APP搶票軟件。甚至有平臺推出了“搶票加速包”,購票者需要多付數十元、數百元,才能優先搶到票。調查顯示,至少60%的人使用過“搶票加速包”搶票。有50%的人認為,APP有償搶票,與黃牛倒票本質上差異不大。可見,APP有償搶票,實為“網絡黃牛”倒票。

換言之,利用APP有償搶票,實際上是“網絡黃牛”違法倒票行為,只是將倒票的陣營,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根據刑法第272條第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倒賣車票刑事案件有關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定,只要具備高價、變相加價倒賣車票的行為,並符合票面價值5000元以上或非法獲利2000元以上要求,就構成倒賣車票情節嚴重,將被處以刑事處罰。對照此規定,如果“網絡黃牛”倒票“符合票面價值5000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2000元以上”,理應按照倒賣車票情節嚴重,進行刑事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黃牛”的橫空出世,折射出鐵路部門在售票管理上還存在漏洞,給了有償搶票可乘之機。由於票務工作還不盡如人意、售票渠道不夠通暢,導致一些乘客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不得不把“一票難求”的難題,交給“網絡黃牛”來解決。這顯然值得多方反思。與“網絡黃牛”交易,乘客利益受損還在其次,關鍵是助長了“網絡黃牛”的囂張氣焰。鐵路公安部門應研究火車票實名制下,“網絡黃牛”倒票的新動向、新手段,進一步加強票務管理,主動打擊非法倒票行為。

這就要求,鐵路部門要利用網絡提升服務,但也不能過度依賴網絡,在售票方式上要多措並舉,兼顧各方需求,特別是,要維護進城務工人員的利益。比如,在客流量較大的火車站售票大廳,可大幅度增加售票窗口並延長售票時間;又如,在火車站附近及城市流動人口密集處,不妨設立多個售票代辦點,使一些經營者合法售票,以此分解火車站售票大廳購票的人流;再者,可以考慮開展赴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等上門預訂業務,前移售票服務關口。如此,必將緩解“一票難求”的困境,也有望剷除“網絡黃牛”的生存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