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保健手段——艾灸

實用的保健手段——艾灸

大家都在追求健康有質量的生活,養生保健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艾灸因操作簡單被很多人青睞。在說艾灸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艾葉的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溫中,逐冷,除溼”;中國藥典中記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溼止癢。因此,經絡不通、寒溼較重的患者都可通過艾灸來治療。

實用的保健手段——艾灸

艾灸的方法有直接艾灸、間接艾灸、艾條灸、溫針灸等等,其中艾條灸是我們使用最多的,很多人喜歡使用艾條在家裡自我艾灸保健,這裡主要說下艾條灸的常用方法。我們自己在家裡使用的方法一般為懸起灸,是指施灸時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或患處一定高度上進行燻烤,不使艾條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的方法,根據操作方法的不同,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1)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或患處,距離皮膚約2~3mm左右,進行燻烤,以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到10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2)雀啄灸 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或患處,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向鳥雀啄食一般上下活動施灸。

(3)迴旋灸 施灸時,艾條點燃端與皮膚雖然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而是不斷地迴旋或向左右方向來回移動施灸。

上面這些方法對一般的病症都可採用,但溫和灸多用於慢性病,雀啄灸和迴旋灸多用於急性病。

我是一個比較沒有耐心的人,因此,我選擇一個更簡便的方法,將艾葉搓成絨,與大青鹽拌勻,裝在布袋裡,加熱後直接放置在患處,但是需要注意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被燙傷。

實用的保健手段——艾灸

雖然艾灸應用廣泛,但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1、熱性疾病不適宜施灸;2、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位不宜施灸;3、女性經期不宜施灸;4、一般空腹、過飽和極度疲勞時不宜施灸;5、對於體弱患者,施灸時,刺激量不可過強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