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關於思維技巧的 Flag 清單,我都幫你們種草好了

這篇我們繼續介紹《分析性寫作》。

01 “理解”最大的敵人不是“不懂”,而是“每個字都認識”

有的時候看文章有沒有這種感覺:每個字都認識,但是停下來想想作者說了什麼,啥也說不上?
這很有可能是,你並沒有理解其中一些概念。當然,這未必完全是你的問題,有可能是作者沒有說“人話”,頻繁甩“大詞”。
你可能已經知道,檢測自己是否理解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甚至去教會小白。
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作者講了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叫“3個詞彙法”( Paraphase * 3),就是把核心詞彙換 3 個詞表達。
這個方法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實際並不容易。不信大家來試一下。
我發現科技類的文章作者真的很喜歡甩大詞。這是一篇前年的文章。短短几百字的開頭,就有多少“大詞”(以**標出**):

2010 年前後的中國互聯網或許是創業者最後的**野心時代**。BAT 忙著做移動轉型,在他們無暇顧及的**縫隙**裡,出現了一批在移動流量**荒原**上墾荒的創業者和公司。短短几年內,它們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實現了野蠻生長。

……

被收購的餓了麼,互相「偷襲後院」的美團和滴滴。到了 2018 年這個春天,故事百轉千回。三家「獨角獸」在十年前橫空出世,經歷過**殘酷殺伐**,卻仍不得以勝者的姿態享受片刻和平,就又在巨頭的陰影下捲入了新的**多維競爭**。

大家可以試著把這些詞彙分別換 3 個試試,能完整換出 3 個算我輸!
我們在工作中,有時也會遇到一些人特別喜歡甩“大詞”。這些詞概念模糊,有時是說話人故意為之。但是當你“每個字都聽的懂”時,往往容易錯過追問的時機。而迅速換 3 個詞能夠讓你對這種情況保持警惕,避免踩坑。

02 會議為什麼這麼無聊,頭腦怎麼沒有風暴?

這本書畢竟是教怎麼寫作的,作者還講到“怎麼避免沒有新意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不要滿足腦海裡首先冒出的想法。
第一個方法是不斷問“為什麼”、“所以呢?”

其實這個方法不僅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觀點,也是找到問題更本質原因的方法。李叫獸有一篇舊文《你有多久,沒有死磕過一個問題?》寫得很詳細。


另外李叫獸提到的這個方法也蠻好的:

幻想出一個你最鄙視、認為最不學無術、最平庸的人,看到同樣的問題,會給出什麼答案。一旦這個答案跟你現在想的一樣,你就要警惕了。

(當然他說快遞員那裡有點不妥...)
另一個方法是記住一個公式:看上去好像是因為X,也可能(實際上)是因為 Y(Seems to Be about X, but Could Also Be (IsReally) aboutY)
以李叫獸文中的例子為例:華為手機為什麼這麼厲害?看上去是產品為王,重視產品研發,也有可能是公司內部的創新激勵機制好.....(這裡“也可能”可以有很多答案)
和上一篇的一些觀察方法一樣,記住這個公式,並不能讓你對特定問題的看法變得厲害了,而是提醒你:別滿足於易得的答案。它們並不能真的鍛鍊你的思維肌肉,但是會告訴你:喂,別原地躺下,沒事走兩步看看?
這也說明了,思考有時候,並沒有什麼奇門遁甲,只不過就是比別人多走一步呢。


他說了什麼?
一般人只記得結論:要救畫不要救貓。
厲害一點的人會知道對方說了幾個點:名畫的角度說了宏觀一個點、微觀一個點。貓的部分說明生命是怎麼樣的,所以結論是什麼。
高手聽戰略脈絡,聽每一段的陳詞夾帶了什麼樣的動機和目的:

他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試圖證明名畫是人類人文的經典和人文精神的傳繼,後來又花了相當篇幅試圖證明生命本身沒有價值,只是純粹的載體。所以推導的結論是,一個是夾帶著藝術經典和人文價值,另一個是沒有內容的載體,因此對比起來,名畫比貓更值得救。


胡漸彪說,高手會聽論點是為了推導邏輯中哪個節點?這些節點如何連接、推導出結論?這些就是戰略脈絡。是信息之外的信息,是信息呈現方式隱含的信息。


同樣地,在閱讀、在自己表達時,我們也可以注意信息之外的東西,能獲取更多信息量哦,《分析性寫作》的作者提到以下這些:
* 我為什麼選擇了這個詞彙?
* 我所使用的語言這麼表達時隱藏了什麼含義?
* 作者/說話者很明顯地揭示了 TA 的前提嗎?
* 作者/說話者怎樣以及為何在此時用了比喻或類比?

《分析性寫作》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啦!新的一年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立 flag 的時候,就從養成一個小小的思維好習慣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