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病“三件寶”艾灸、香囊和足浴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朝 孫正平 金小洣

嶺南春季,細雨綿綿,寒風溼漉,天氣變化容易導致的各種疾病多發。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曉潔教授指出,中醫講求治未病,強身健體,未病先防很重要,居民可以用艾灸、香囊和足浴來防病。

【艾灸燻蒸避穢除溼】

用艾灸避穢除溼在中國由來已久,每年清明也有在房前屋後放置艾葉的習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對常見的十多種細菌和真菌有顯著的殺菌和抑菌作用,研究者在清潔要求較高的母嬰病房採用艾灸燻蒸消毒,空氣中的細菌含量出現了顯著下降。

春季防病“三件寶”艾灸、香囊和足浴

室內艾灸有良好的殺菌滅菌效果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治未病林曉潔教授說,室內艾灸,建議每間房用一根普通艾條(直徑1.8CM即可)關門關窗後點燃燻蒸30分鐘以上,這樣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殺菌滅菌效果。如果家裡有人不方便關閉門窗,也可以將艾條點燃放置在上風處,可以祛溼除穢,開竅醒神。

【香囊通竅安神助眠】

春寒料峭,驟雨不歇,空氣中溼氣氤氳,讓人精神倦怠。同時屋內潮溼,氣溫忽高忽低,著涼感冒者越來越多,鼻炎復發者也越來越多。林曉潔教授說,我們除了注意出門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公共衛生習慣外,更應注意個人的規律生活,不要因為長期封閉在家而養成早不起晚不睡的生活習慣。林教授說,春季寒溼較重,肝氣上升,易於倦怠、心煩氣躁,可以佩戴中藥香囊緩解這些情況。

春季防病“三件寶”艾灸、香囊和足浴

佩戴中藥香囊可緩解心煩氣躁

■香囊怎麼配

1、抗流感香囊

可選用白豆蔻、香薷、艾葉、佩蘭、藿香等中藥,有助行氣化溼、醒脾和中,起到預防流感的作用。

2、鼻炎通竅香囊

可選用蒼朮、薄荷、木香、白芷、細辛等中藥,有助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通鼻竅,但細辛的用量要控制在1~2克。

3、安神助眠香囊

可選用丁香、五味子、酸棗仁等中藥,有助收斂固攝、養心安神、補脾寧心,緩解因心氣不足引起的失眠煩躁、驚悸等問題。

中藥沐足溫中散寒發熱解表

《 黃帝內經 》曰:“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氣起於足五趾之裡。”足三陽經止於腿足部, 足三陰經起於腿足部, 這裡是陰陽交會的地方。不僅如此,足底還佈滿了相應的反應區。

通過沐足可以刺激相應的經絡和臟腑,促使陽氣生髮、推動氣血運行,溫暖周身、強身健體,預防感冒,春季能生髮陽氣,促進生長。

配方:艾葉30克 乾薑30克 肉桂20克

方法:加水5升,水煮40分鐘,加入3升藥汁加冷水調至水溫合適足浴,並不斷加藥汁,泡腳時間以30分鐘以上為宜。(如用自加熱足浴盆可將藥汁一起加入)

功效: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特別適用於外感風寒,感冒初期,適合咳嗽、鼻塞、頭身困重初起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