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臥龍”齊名的他,是否令英雄豪傑們折服?


與“臥龍”齊名的他,是否令英雄豪傑們折服?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當時徐庶曾對劉備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

與“臥龍”齊名的他,是否令英雄豪傑們折服?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即便當時諸葛亮有名,但在大部分眼中也是名不副實。而龐統卻不同,他年輕時“少時樸鈍,未有識者”,但自從20歲的時候和龐德公一番會晤之後,被對方誇為“南州士之冠冕”,瞬間名聲大震,這種名望,孔明當是沒有的。即便日後他去江東促成了孫劉聯盟,在名聲方面也是無法和龐統相比的。周瑜死後,龐統護送周瑜靈柩返還東吳,史書記載:“吳人多聞其名。”他臨走的時候,東吳的名士陸績、顧劭、全琮都來為龐統送行。此時,龐統顯露出他最擅長也是最喜歡的一個特長——品評人物。

龐統說:“陸績好比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好比駑牛,能負重致遠。”

有人問:“那是陸績比顧劭強了?”

龐統答:“駿馬跑的雖快,但只能駝一個人;笨牛雖然跑的慢,卻能駝很多人!”

與“臥龍”齊名的他,是否令英雄豪傑們折服?

龐統正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飛躍的契機。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取得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最終統一天下。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南下的曹操,又趁機取得荊南四郡,進駐南郡,可以說已經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步目標。

與“臥龍”齊名的他,是否令英雄豪傑們折服?

攻雒城,因疑亮欲爭功,不從亮書勸阻,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為亂箭射死,時有童謠曰: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路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與“臥龍”齊名的他,是否令英雄豪傑們折服?


確定入川的策略後,龐統又以過人的智慧,為劉備入蜀制定了上中下三條妙計,最終讓劉備成功定鼎西川,為蜀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龐統的一生很短暫,但他做出的貢獻對蜀國的影響卻很深遠。單憑龐統為蜀漢設計的戰略性規劃,亦足以青史留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