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之神祕的蘇美爾人

在婚姻喜事中,中國人至今都有娶進新娘後讓新郎揭新娘蓋頭的習慣,而這個習俗古代蘇美爾人早就有了! 醫療方面,蘇美爾與中國傳統醫學如出一門:草藥。“在兩河流域,草和藥是同義詞,這和中醫十分相似,……有三塊泥版文書列舉了幾百種植物的名稱,這些都是草藥。還有的銘文提到動物軀體某些部分的藥用功用,也有銘文記載著礦物類藥物的名稱,如各種鹽類、礬、礦石粉末等。”

《聖經》之神秘的蘇美爾人

甚至在藥名的取用上我相信都來自同樣的傳統:“有些醫生特別迷信某些具有魔法意義的數字,使用藥物總離不開數字7,如‘七滴藥水’、‘七粒藥丸’。有時還要搞些童男童女來幫忙驅邪。這些都體現了巫醫不分的特點”。 在診斷的方法上蘇美爾人和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就更接近了:“ 學術派的醫生主張看病之前要先問清病因。他們重視觀察病人的症狀、體表溫度、脈搏跳動次數,並加以詳細記載,然後再對症下藥”。假如有人以為以上文字是在描述中醫,那您就錯了,實際上它是兩河流域醫術的一部分。 與“學術派”相對應的是“實踐派”醫生,他們使用“醫療手冊,這些手冊記載著各種疾病的症狀,指示醫生如何用藥,醫藥主要由本地的草本藥物、礦物藥物和動物藥物組成。草本藥物主要是各種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使用時或幹或鮮,一般藥經過篩選、粉碎、浸泡、煮沸,再和醋、酒、蜜、固體油脂混合,做成各種藥物。有的內服,有的通過灌腸器灌入體內,有的做成膏藥外用。其中,我們知道有些是宣瀉藥、止咳藥,有些作用還不清楚。值得指出的是,當時的藥方大都是宮廷秘方,但是這些藥方中完全沒有貴重藥品、進口藥品……。”

《聖經》之神秘的蘇美爾人

蘇美爾在建築方面多使用泥磚,並有塗白牆的習慣。這在中國如嵩縣也能找到樣板:嵩縣的車村和白河兩個鄉都有塗白牆習慣,但周邊其他鄉卻不一定有此習慣。這些分別可能說明了一些文化上的差異。猶太人也有對白色的崇拜,所以不好區分漢人之白色喜好是否出於蘇美爾人。好在蘇美爾人與猶太人本來就有文化淵源,所以這個區分或許已不重要了。 在遙遠的古代有以上這些明顯的對應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密集”了。當然進一步的確認需要更多嚴謹的考古工作者去落實。我只是指出一個可疑的傾向來。 以上是蘇美爾人與一般意義上的中國文化的對比。我認為,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人們很可能也繼承了部分蘇美爾文明,他們的另外一個成分是夏、商,這個推論的基礎是對幾地醫療、建築、服裝以及考古發現等對比的結果,但是對藏族的對比在這裡並沒有充分展開。我認為,藏族與內地的漢人並無特別大的文化分別,只是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那裡的進化節奏慢了一些,但是其人種古老不讓內地。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一點是,藏族的祖先是由一個名叫“雅隆”的部落發展而來的。中國西南這個地區無論如何都與“亞倫”、“阿龍”或者“Aaron”有聯繫密切。 對於蘇美爾相關的兩河流域的文明,這樣一個總結或許是全面的:“兩河文明時代最早的居民是蘇美爾人,他們在西元前4000年以前就來到了這裡,兩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們建立的。後來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繼承和發展了蘇美爾人的成就,使兩河文明成為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頁。其中巴比倫人的成就最大,因此,兩河文明又被稱為巴比倫文明。”

《聖經》之神秘的蘇美爾人

但蘇美爾人與石頭文化無關,他們用泥板寫字,用泥土蓋房子,這些是明顯的標示,可與中國境內有明顯石頭崇拜的民族相分離。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後來蔓延至埃及,另外他們也用獸骨寫字,這些都與中國的甲骨文會多少有些聯繫。 無論巴比倫人或狹義的蘇美爾人是否曾經構成了中國的仰韶文化,看來早就有人懷疑兩河流域的人與中國有過交流了。在《長河落日 巴比倫文明探秘》(李鐵匠著)一書174頁,有這樣一些文字: 蘇美爾人到底從何而來,有些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學者曾經提出過一些有趣的觀點。他們認為,中國先秦史籍中提到的“胥靡”,可能就是蘇美爾的對音。“胥靡”作為奴隸而言,可能就是蘇美爾戰俘奴隸。“胥靡”作為春秋時期鄭國的古邑(故址在今河南偃師東南),它的得名必然有其原因。它很可能就是蘇美爾人在中國居住過的地方。只是因為民族遷徙的結果,蘇美爾人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遠走他鄉,才留下了這樣一個地名。 我同意“胥靡”與“蘇美爾”之間的聯繫,但是我反對“戰俘奴隸”的推論,他們本來就是這裡的主人。 接著,李鐵匠先生給出瞭如下結論:“蘇美爾人的故鄉在中國!”我當然不能同意他的觀點,原因很明顯。中國的歷史太短,不能涵蓋蘇美爾的歷史,就兩地在那個時期之前的文明發達程度看,蘇美爾人只能是中國人的祖先。他繼續給出的例證卻也可以直接拿過來佐證我的觀點,說明中國與蘇美爾之間遷徙通道的存在: 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蘇美爾人是從中亞經伊朗遷入兩河流域的。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中亞地區的安諾文化和中國的仰韶文化就有某種聯繫。在安諾文化的遺址中,就發現了類似仰韶文化的彩陶。過去,國外學者曾提出過仰韶文化受到安諾文化的影響,這就是“中國文化西來說”的理論。這種理論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學者的反對 。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也許就能說得通。在中國華北地區,古代除了蒙古人種居民之外,也生活著古印歐語系的居民,這是學術界一致肯定的意見。在古代民族遷徙不斷的情況下,也可能距仰韶(在今河南澠池)不遠的胥靡,當時就居住著一支古印歐語系的“胥靡人”。由於他們向西遷徙的結果,把仰韶文化的彩陶製造技術傳入了中亞的安諾地區,但是他們並沒有停留在安諾,而是繼續西進,直達兩河流域。如果這種情況屬實,那麼,中國學者對解決蘇美爾人的起源問題,無疑作出了重要貢獻。 西亞歷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15000年 “肥沃月灣”的東方形成“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 公元前12500年 “肥沃月灣”的西部,傳統村落社會形成。 公元前9500年 新石器時代農業萌芽,從事種植生產大麥與小麥。 公元前8000年 新石器時代為文化開始。 公元前7500年 開始了畜牧活動,適用陶土作成工具,同時也使用石器。 公元前5000年 蘇美爾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烏魯克,設立學校和圖書館。 公元前4500年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城市艾力都建立。 公元前3500年 使用楔形文字,包含五、六百個表音符號。 公元前3100年 南方蘇美爾人進入城邦時代,主要的城邦有烏魯克、烏爾等。 公元前3300年 商業行為中使用陶球算石、泥板紀錄、六十進制法,使數字與圖像符號結合。 公元前3000年 城市紛紛在各地建立起來。 公元前2900年 早王朝時代人類第一部史詩“吉葛美修”出現。

《聖經》之神秘的蘇美爾人

公元前2300年 北方閃族建立阿卡德王朝。 公元前1900年 腓尼基人創文字。 公元前1894年 阿摩利王朝入主巴比倫,巴比倫第一王朝時期。 公元前1792年 漢摩拉比時代,漢謨拉比法典頒行。 公元前1700年 使用馬匹,兩輪戰車改變戰爭型態;腓尼基人開始利用迦南人的文字,此為最早的字母。 公元前1600年 愛琴文化達到極盛時代。 公元前1595年 巴比倫第三王朝,卡希特人統治時期,巴比倫史上的黑暗時代。 公元前1400年 中亞述時期,陶瓷工藝發達。 公元前1200年 阿拉姆遊牧民族入侵“美索不達米亞”,進入混亂時期;希伯來人離開埃及,定居巴勒斯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