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子郵件或成商業祕密的出口

眾所周知,商業秘密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保護企業創新與發展的“護身符”。商業秘密的喪失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利潤損失、名譽損失,甚至關係到企業的生死成敗。

調查發現,2013年至2017年被洩露的商業秘密具體種類中,客戶名單佔44.47%,技術配方、方案及資料佔14.57%,定價信息、策略及報價佔8.76%,生產工藝佔6.53%,設計圖紙佔5.53%,產品方案佔4.77%,貨源情報和產銷策略佔4.02%,內部管理制度、培訓資料佔3.52%,源代碼佔3.02%,投標文件、標底佔2.01%。

惡意郵件攻擊,商業欺詐郵件、內部郵件洩露,成為電子郵件的三大安全問題。

有統計顯示,在當下的網絡犯罪中,91%都是採取電子郵件的攻擊方式展開的。安全廠商FireEye研究人員分析發現,101封郵件中就有一封郵件被攻擊,根據互聯網犯罪舉報中心(IC3)統計,電子郵件攻擊中有10%內含惡意軟件。

因企業商業數據具有較高的價值,員工跳槽、員工辭職創業、員工兼職做技術顧問,這些都有可能將商業秘密帶走或變相交易。

有的員工甚至在入職前就會將商業秘密作為“投名狀”。2012年中興公司一名員工在向華為公司員工郵箱發送求職信息時,竟然將埃塞網站點及配置總表重要資料作為附件。後期經過評估,該表格商業秘密部分成本價值為人民幣192萬元。

企業電子郵件或成商業秘密的出口

可見,企業郵件洩密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嚴重企業的日常運營。如何解決郵件安全,就成為了每個企業所需要面對的嚴峻問題。

全球網絡安全企業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研發保護電子郵件的解決方案。其中多家郵件安全機構(包括商務密郵)一直認為:確保電子郵件傳遞安全,在郵件傳輸時進行數據層加密是保護電子郵件安全的第一步。可以有效防止黑客利用服務器、路由器等傳輸介質的漏洞,篡改或竊取郵件。

第二步,企業需要提防內部人員、離職人員,將商業秘密帶走或洩露,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商務密郵)離職管控、郵件水印、郵件防洩漏、禁止轉發、閱後即焚、禁止截圖、強制加密,全面圍堵郵件洩露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