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再現樓市託底,調控轉向?人民日報怒批為什麼不能降價?

最近樓市好消息不斷,比如恆大對所有在售項目住宅(含公寓及寫字樓)可有9折優惠(受備案價影響價格除外),商鋪8折優惠。比如浙江湖州市南潯區市場監管局對一起房地產公司違法有獎銷售案(買房送奔馳)作出處罰,涉案公司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罰款20萬元。

比如近日,有消息稱深圳地區部分銀行已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一些銀行的首套房可以做到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8%。不僅是深圳地區,杭州、常州等地區的部分銀行房貸利率也有下調趨勢,而且越來越多銀行下調利率也成趨勢。再比如,3月7日,上海市下調了相關房屋交易稅費,廣州、深圳等地也將下調房地產交易中涉及的增值稅附加。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

鎖死炒房者,做好交易環節的配套,才有助於成交,畢竟如果樓市沒有成交也是件不正常的事。這是樓市的利好,同時也是在正常條件下的剛需利好。

然而,就在全國各地都在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時,有一些城市卻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樓市降價被阻止。

21世紀經濟報道稱,3月6日,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房企發佈了一份名為“停止特價房銷售”的文件。文件要求,房企停止低於申報價格的“特價房”銷售。近期,出臺“止跌令”的城市並非贛縣一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市場下行期,“託底式穩定”的做法還將繼續出現。

對於這種現象該如何看待?應該辯證分析。一方面,房價從過快上漲到平穩回落這是正常現象,但是也要防止房價從過快上漲到過快下跌。地方出手也是穩定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不少地方依然沒有擺脫土地財政思維,希望繼續通過賣地來實現財政目的。怕就怕“穩定”成了擋箭牌,按理說穩定沒錯,但很容易誤導市場和購房者。

客觀地說,就目前來看,我們的調控把握有度,還是對市場掌握在一定的範圍內。調控的宗旨不可能把房價從一個極端引向另一個極端。一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就很明確,既不希望過熱,也不希望過冷,從來也不會說要將房地產一腳踢開。所以,調控是什麼?那就是當市場過冷時要適度刺激下,當市場過熱時就要潑點冷水。目的就是防止市場風險,防止大起大落。

當我們的調控從房價大漲中冷靜下來時,當我們的調控成果取得一定效果時,樓市適度放鬆調控是有必要的,但是要適度,更不能給市場造成不好的誤導性。如果以禁止降價作為穩定人心的手段,無疑會助長購房者的投機心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更給當地開發商以保護傘的縱容感。

由此可見,最近雖然沒有提及太多房地產,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對房住不炒視而不見,調控也不可能半途而廢。房地產調控的核心仍然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未來的市場始終將以穩為主。穩歸穩,但不是要挾的籌碼。這也說明大方向大趨勢已定,但是路途還很艱難,一些頑固勢力仍然需要清理。擺脫是一定的,但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