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25年來,海航人秉持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

的特區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批又一批的海航人,用他們的一絲不苟的匠心和勤勞樸實的美德,不僅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傳遞了磅礴的正能量,也代表了海航“至善、至誠、至精、至美”的文化理念。

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海航十大工匠海報

2018年7月1日下午,“感動海航十大人物”、“海航十大工匠”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海口舉行,2000多名員工以視頻、現場參會的方式,共同見證榮耀時刻。本次評選活動共57名候選人,累計收到249萬餘票,獲得936萬人次參關注。

最終,海航航旅共5人獲評“感動海航十大人物”、5人獲評“海航十大工匠”,這是對海航航旅人極大的肯定和鼓勵。本期起,讓我們共同來探尋他們背後的海航故事。

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孫煒瓊照片

“雞尾酒應該用什麼杯來裝?”“酒的比例應該怎麼配?能不能真的含酒精?”在模擬飛機艙內,孫煒瓊認真細緻又飽含激情地給教員學員們做提升培訓。她翻著幻燈片一個個細節地講解雞尾酒的文化和調配,並親自現場示範,引起學員的陣陣掌聲。

1996年進入海航的孫煒瓊憑著自己的努力逐步成長為首都航空標訓中心教員。從業20多年來,孫煒瓊已經累計授課6500多個小時,並培養了大量優秀空乘人員以及空乘人員教員,學員們一邊“抱怨”她太嚴格,上交的教案和策劃改了一遍又一遍,但也由衷誇讚她是一名好老師、知心姐姐,教會她們許多有用的東西。

“我堅持把每節課當成我的第一課來講,一直努力爭當一名工匠般的教員,精益求精,為企業培養與國際接軌的空乘人才。”孫煒瓊信心十足地說。

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孫煒瓊與學員們在模擬艙內

初當空乘把“點心”念成“蛇”

她自學拿下多個證當上教員

1996年,還在幼兒園當老師的孫煒瓊從哥哥口中獲知,海南航空正在招聘空乘人員。一直有“飛天夢”的孫煒瓊覺得機不可失,便積極報名參加應聘考試。經過形體、理論等層層選撥,孫煒瓊憑藉自身條件優勢成功從2000多名應聘者中突圍,成為海航一名普通乘務員。

不過初當空乘,孫煒瓊還是鬧過一些“笑話”。在入職前兩年的一次飛行任務中,孫煒瓊為頭等艙的外國旅客服務,她按照要求諮詢旅客是否需要食物,由於英語發音不準,將小吃點心“snack”念成了蛇“snake”。

“當時外國旅客嚇一跳,並驚訝地提高嗓門重複問了一遍snake?”孫煒瓊說,後來外國旅客明白了意思,便友善地笑起來,儘管並無嘲笑之意,但好強的孫煒瓊還是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心裡甚覺尷尬,並覺得自己有些“丟份兒”,將來如何跟上國際航班?

自此,孫煒瓊下定決心狠抓英語學習,把公司有關乘務常用的英語單詞與短語庫的錄音一個個地聽,邊聽邊學,很快就能順利準確地聽與讀,她因此多次參與到國際航班的服務中,與外國旅客的接觸越來越多。“在國際航班英語環境下,我的英語進步很大,不會再出現發音不準鬧笑話的問題了。”如今上課她經常用英語表述服務常用詞。

從自己進步的軌跡中,孫煒瓊認識到,禮儀知識和英語對於乘務員資質非常重要,她是幼兒教師專業畢業,學過從教理論,自己在海航為什麼不繼續當一名教員?當時企業起步不久,缺乏乘務教員以培養更多合格乘務員,經過認真思考,她選定這個方向,開始發力。

為了能順利拿下成為教員所需的資格證,孫煒瓊積極參加企業組織的各種相關培訓,比如通過“脫產培訓”8天,參加強化班學習,考下全國形象禮儀師,此後,又參加公司安排的集中培訓,用5天時間拿下了國際航協教員資質。

“對於旅客而言,最高的禮儀就像是被當成家人那般看待,飛機是移動中的家,我把自己當成旅客家人們的家長,提供最貼心的服務。”2002年,孫煒瓊成為海航訓練中心的乘務教員,並將此理念貫穿於自己的課堂,培養合格的乘務人員。

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大英山機場工作時的孫煒瓊

6500多課時,每個課程都當成第一節課

教員對她的嚴要求從“懼”到“敬”

同樣是教員的客艙經理王妮說,她們參加教員提升培訓,是孫煒瓊上課。一次,孫煒瓊給她們佈置乘務長培訓教案製作的任務,原定要在一週內完成,但王妮把教案上交後,又被反反覆覆打回來,改了一遍又一遍,愣是改了半個月才最終完成提交。“那次我們很多教員的方案都被孫老師要求修改,她看得很細,比如標點符號不對、錯別字都被拎出來”。王妮說,這對她自己培養學生提供了很大幫助。

儘管孫煒瓊給學員留下嚴格的印象,但她同樣有貼心的一面。不久前,學員付穎的孩子生病,忙了一整晚都沒休息,於是向孫煒瓊請假。“瓊姐不但很快同意,還讓我安心照顧孩子,落下的課程她私下裡幫我補,這令我很感動。”付穎說。

從海口大英山機場到北京首都航空標訓中心,近20年來孫煒瓊已經累計給學員上課6500多個小時,教出許多優秀的空乘人員並提升了不少教員的教學能力,採訪中,不少教員學員反映,孫煒瓊是一個好學上進的教師,經常做出有創意的教學,值得學習和尊敬。

“我要上好課,首先得自己求進取,這樣才能把培訓標準提上去,才能跟得上近年來首航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孫煒瓊為了讓自己的知識庫不斷更新,她仍然堅持參加企業組織的培訓,並自費學習。為讓學員服務好客戶,她積極學習西餐、飲酒文化,學會包括雞尾酒等調酒方法,甚至自費去一些咖啡館學習400元/天的咖啡技巧,並學會在咖啡表面為客人“拉花”,教給學員讓客人感受乘務人員的用心用情。

這6500個小時的課程,孫煒瓊說,她把每個課時都當成自己的第一課來上,保持激情。為此,她保證自己的教案和課件都是新版本,這也源於對教案的及時更新。

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孫煒瓊給學員上課

20年來認真堅守崗位

她一直在努力成為“工匠”般的教員

在同事眼中,孫煒瓊是一個“女強人”,對自己和對同事都要求嚴。“事情比較多,自己的任務總要自己完成。”孫煒瓊說。

“今年2月份,瓊姐右腳扭傷腫得非常厲害,鞋都穿不上,但她硬是纏著紗布穿著平底皮鞋來給我們上課。”客艙經理學員王妮說,課上,孫煒瓊時不時忍著疼給大家做禮儀示範,包括給客人送餐、示酒、迎來送往等環節,甚至在教大家扣絲巾時也是把細節摳得很具體。

“只要是我加班的時候,基本上都能看到瓊姐在加班,她平均可能每天都要加班2小時左右。”與孫煒瓊在同一辦公區域的同事邵泓洋說。

海航十大工匠|孫煒瓊:把每節課都當做“第一課”

孫煒瓊在辦公

孫煒瓊說,她不認為自己是“女強人”,但多年來的工作讓她有一定的“強迫症”。對身邊的人要求都很嚴格,甚至有些苛刻。“我對細節都摳得比較細,一般過我這關不那麼容易。”孫煒瓊說,這也是自己入職海航以來深受企業影響的結果,她一直以來非常認可企業追求卓越、奉獻的精神。她覺得,如果每個崗位都能像“工匠”般執著追求完美,企業的競爭力會十分強大。

孫煒瓊與丈夫是在海航工作時結識的,丈夫如今在海航旗下天津航空工作,經常出差在外,甚至有時一個月才見一次面,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住校,有時孩子會問她:媽媽,為什麼別的孩子都能回家,我卻要住在學校?她就解釋說,爸爸媽媽工作太忙了,慢慢引導孩子去理解。

2014-2016連續三年孫煒瓊獲評服務部年度優秀員工,2017年她贏得首航董事長基金獎——工匠獎。

“曾經當過乘務員,我把自己當成家長,將旅客作為家人來服務,如今一直在教員的崗位,我希望把這種Movinghome(移動的家)的精神傳遞給學員們,讓他們能夠合格走上崗位,給旅客帶去海航人的專業、高品質服務。”孫煒瓊說,這就是她正在努力成為一個工匠般教員在做的事。

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康景敖坤汪承賢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