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敢於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

人到中年,要敢於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


最近來找我傾訴職業困惑的朋友們特別多。從95後、90後,再到85後、80後。想換工作的、換職業轉型的、想辭職創業的。


過去若干年在不同類型的大公司都浸泡過,自己經歷過、也見過了身邊的很多人和事。職場上有一個非常扎心的現實:


35歲,是職業生涯的分水嶺。


人到中年,要敢於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


尤其對於女性來講,由於結婚、生育年齡的限制(當然不婚不育也是可以的,皆因自己的選擇),如果在35歲之前沒有邁進公司的管理層、或者坐上管理者的職位,那35歲之後也沒有她什麼事了。

而對於男性來講,事業競爭更加是白熱化。對於男人來講,“三十而立”是一個帶著魔咒的魔環。


在傳統的中華民族觀念來看,30歲的男人,應該有事業、有房子、車子、妻子、兒子,五子登科。天呀,放在今天的2019年,真心不容易。

中國的城市精英青年,肩負著前所未有過的時代賦予的壓力,真的太焦急太焦慮了!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文案:“人為什麼要努力?因為我可不想,在每週一的上班早高峰,擠公共交通。”


在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是因為看到在我隔壁的公交車,慢慢地擠滿了人,就像一盒沙丁魚罐頭,頓時有感而發。


人到中年,要敢於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


摘取當時的幾句精彩留言:


"擠公交的人,對待生活也同樣很努力”"


"週一擠公交地鐵的未必是不努力的人,相反他們可能是最努力的人。不給週一的路上添堵,每天都早起半小時一小時才趕得上車。為了掩蓋倦容,化個妝卻還要被同事誤會。他們可能只是努力得不得要領,但是努力沒有貴賤的。"

看完這兩段評論,我個人表示高度贊同!

月入3000的年輕前臺小姐姐也是工作勤懇、認真負責;就連接近退休的居委會大媽,在做電話定期回訪的時候也是態度親切、禮貌而恭敬。每天通勤在各大公共交通的上班族們,大部分都是在默默努力。

這條圈無意貶低任何人。但是想告訴大家的是:有時候,雖然我們很努力,但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


去到人生的某個節點,比如說人到中年,必須接受自己是個平凡人的事實。


這個世界努力的人真的很多,但是能出來結果的卻不一定多。


因為根據“二八法則”,這個世界上80%的財富只是掌握在少數的20%的人手裡。

身邊的一位朋友,3年前開始離開體制內,出來做生意。先是接手家裡的企業,再是自己另起盤子獨立創業。

他每天都起早摸黑、節假日也不休息,真的很辛勤也很努力。但是搗騰了兩年多,事業不見有太大的起色,賺的都是小錢。由於有各種創業的場地、人力成本,再加上貨款得預付,導致資金鍊異常緊張,一年算下來其實也沒怎麼賺錢。生活幸福度比以前下降了好幾個檔次。

這位朋友,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案例。他們並非不努力。相反,他們其實很努力,每天奔走在一線工作崗位,全力以赴。

我這位朋友淡然地說:“萬一創業失敗,就平凡地過下半生吧,也挺好。”

一個人的真正成長,是敢於承認自己的平凡,尤其是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要敢於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

人到中年,當盡力之後暫時無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便學著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然而,承認平凡不等於碌碌無為,內心依然有渴望、行動上依然付出努力,但是在心態上更加從容不迫、更加知足常樂。


去年中興39歲的程序員為何被裁後寧願跳樓也不願意繼續活下去?那是因為,繼續活下去的話,他就會從高薪的程序員變成無業人員,生活品質將會下跌好幾個檔次。


他不願意面對、更不願意承認這個殘酷的現實。不想承認平凡,更不願迴歸平凡。


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且去享受平凡。“


人到中年,要敢於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都是生而平凡。承認自己平凡,本身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接受平凡,享受平凡,但不甘於平庸。一如朴樹的歌詞: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 THE END -

如果你覺得兔小姐的文章不錯,轉發和關注是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