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領導進課堂講授思政課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9〕47號)和《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體系創新計劃》(教社科〔2015〕2號)等文件要求,根據西安醫學院《關於建立校領導帶頭講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機制》的通知(西醫發〔2019〕148號)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我校副院長黃保強、黨委副書記熊冬梅、副院長李雪萍、副院長張越林、紀委書記吳毅、副院長姚文柱,分別走上講臺,為本科生講授思政課。

黃保強副院長以《從四個自信的文化自信談起》為題,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從中國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兩個維度闡述了當前文化自信的根基與底氣。他指出,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生活及其產品,是地區人類生活“衣、冠、文、物、食、住、行”等要素形態統稱,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讓中華民族更自尊、自信、自強。最後,黃保強副院長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讀經典名著的體會與收穫,並表示希望同學們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成為淨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校黨委副書記熊冬梅為同學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課程內容。課堂上,她重點闡釋了剩餘價值和資本積累,詳細分析資本的循環週轉與再生產的過程,並對本節課做了詳細總結。熊冬梅副書記的授課邏輯清晰、詳略得當、說理有力,既有理論知識靈活輸出,又有教書育人價值引導,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理論深度與現實溫度相結合的生動原理課。

李雪萍副院長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題,從艱辛探索鑄就輝煌歷程、砥礪奮進譜寫壯麗史詩、深刻啟示引領前行之路三方面,闡釋了新中國70年的輝煌歷程、偉大成就、寶貴經驗,解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引導學生充分認識70年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持續奮鬥的結果。

張越林副院長帶領同學們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偉大征程和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結合自身經歷,講好中國故事,使同學們更能感受新中國的偉大變革,更好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重大理論問題。

姚文柱副院長以壯麗70年為題,用“歷史上的今天”導入,結合國情、省情、校情,充分闡釋新中國70年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引導學生深刻思考是什麼促成了“中國奇蹟”,是什麼催生了“中國震撼”,正確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重大問題,並激勵同學們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做一個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我校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校領導講思政課,不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更為教師講好思政課起到了示範作用,以此全面推進思政課改革,形成專題式教學,提升“原理”課程質量和水平,切實打造“金牌”思政課。( 文/ 李婧飴 徐景彩 何夢煥 周雨柔 李豐華 審核/桑利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