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青島大學圖書館功臣梁實秋:奔波蒐羅只為好書

半島記者 王悅

走出海大魚山路校門,從不遠處的小巷子進入,便是梁實秋故居。這棟老樓“藏”得很深,若不是門口“梁實秋故居”的牌子做指引,遊客很難找到。院子裡的參天大樹綠意盎然。經過整修改造,多人雜居的破敗感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教授留下的墨香。

梁實秋為青島留下了文字、故事,還有一大批圖書。

國立青島大學圖書館功臣梁實秋:奔波蒐羅只為好書

梁實秋

當時教育部的規定是大學圖書館的館長由一名教授擔任,主持具體工作再聘一名主任。國立青島大學圖書館館長由外文系主任梁實秋兼任,由皮高品擔任主任。楊洪勳先生告訴半島記者,皮高品先生是“圖書科”科班出身,在國立青大工作了兩年,日後成為著名的圖書館學家、教育家,創造了皮氏圖書分類法。

甫一上任,梁實秋就專赴上海去採購圖書,短期內,積累了6萬冊的中外圖書,“年圖書經費5萬餘元,作為一所僅200名師生的學校來說,圖書數目相對不少”。

圖書多到什麼程度?校長楊振聲在開學一週年的紀念儀式大會上總結說,“我們可以無愧地說,國內沒有幾個大學能像我們這樣的購備圖書儀器”,圖書館的書庫本來預備用4年,“誰想經過一年,開闢一個書庫,而現在又大有書滿為患”的趨勢,“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如此繼續下去,明年我們又有在圖書館傍近添築書庫之必要了”。

1931年1月26日,梁實秋主持成立了圖書委員會,並在校刊上公佈了圖書委員會章程,梁實秋任主席,委員成員有聞一多、黃際遇、湯騰漢、皮高品。這一年的5月4日,梁實秋還創辦了《圖書館增刊》,隨校刊《國立青島大學週刊》(1932年國立青島大學改組為國立山東大學,“週刊”改稱《國立山東大學週刊》繼續出版)出版,四開八版,梁實秋親筆題寫發刊詞。梁實秋說:“藏書冊數的多少不算是一件最重大的事。一大堆書不能成為圖書館,等於一大堆磚頭不能成為建築一樣。一堆書之能成為圖書館,要看負責的人是否善為經營。書籍是否選擇的精當,佈置是否便利,學生是否已經充分享用——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國立青島大學圖書館功臣梁實秋:奔波蒐羅只為好書

“增刊”內容包括:館藏新書目錄和借書制度、圖書館學、目錄學文章、圖書評介等。作為圖書館專業週刊,不僅在大學少見,在社會上也是唯一的。

在《山東大學百年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國立青大後來的國立山大不只重視採購已經出版的精良圖書,也對本省的先哲碩儒著作抄本努力搜求。如棲霞牟陌人曾著有《詩切》未刊,由圖書館借來手抄本抄錄存館;又有即墨黃宗昌著《嶗山志》已刊行,其家尚存有《嶗山叢談》和《嶗山藝文志》,皆為原稿手抄本,尚未刊行,均借來抄錄存館。尤其是外文圖書,曾重點採購各種版本的莎士比亞名著,有許多珍本入藏,西洋定期刊物,均補購了整套雜誌,這在其他大學也是不多見的。

梁實秋還廣泛蒐集山東方誌,藏有82縣的志書。蒐集之全,不次於當時的山東省圖書館。另外,圖書館還差一點收藏了兩部寶貝。嶗山古剎中的《道藏》和《釋藏》等善本古籍被遊嶗山的中文系教師發現,梁實秋得知後,立即建議學校收歸校有,終因屬廟產,未能如願。現在《道藏》存放於青島市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梁實秋不但盡職盡責,還“嗜書如命”,他除了平時床頭必備一書外,連上廁所都不忘帶一本書。他曾說:“置於廁內,雖雲不敬,但逐日瀏覽,稍得大意,亦獲益匪淺。”在任圖書館長的四年時間裡,他度過了充實的讀書時光:“我在三十歲左右開始以教書為業的時候,發現自己學識不足,讀書太少,應該確有把握的題目東一個窟窿西一個缺口,自己沒有全部搞通,如何可以教人?既已荒疏於前,只好惡補在後,而惡補亦非易事———有了書並不等於問題解決,要逐步一本一本地看……我一面教書,一面惡補有關圖書,真所謂困而後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