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小說創作中,如何塑造好主角?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0基礎10萬字瘋狂小說寫作訓練營長期招募中

人物是承載故事情節的載體,是進行一切故事活動的基礎,因此,做好人物塑造是小說寫作的一門重要功課。

人物按照其作用和地位,可以分為主角、反主角、配角及周邊角色。另外,主角又可按主次順序,分為一號主角、二號主角等。

一、確定主角的主要因素

1.形成焦點。主角是故事裡的主要人物,或叫核心人物,擔任的戲份最多。主角的品質和行為能夠引人注目。因為這樣的角色是反映故事問題的典型。主角的意願通常具有較大的代表性,可以引起讀者共鳴。

2.貫穿始終。主角以其奮鬥到成功或失敗的過程,串起了全部情節,形成完整故事。如果這角色中途因故退場或被淡化了,那麼也就無法撐起全部故事,亦即不是主角。這樣也會使讀者興致頓失,作品只能以失敗告終。

寫作技巧:小說創作中,如何塑造好主角?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三國演義》前半部分,花大力氣塑造了劉關張及諸葛這四個人物,他們卻相繼去世,很多讀者看不下去了。如果非得要核心人物中途退場,就必須安排第二主角。當然,第二主角不能突然出現,必須要有一定的讀者基礎,否則會顯得突兀。

3.有賣點。重頭戲無疑應該安排給主角,這樣才不會分散讀者的關注和興趣。主要衝突發生在主角身上,在大劫難、大成功中完成主角人格的昇華,以調動讀者的激情。

二、塑造完美的主角

在明白如何塑造完美的主角之前,我們應當首先明確辯證法,即好的不一定總是好的,壞的不一定總是壞的。

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明確如何將一個並不完美的人,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主角。

寫作技巧:小說創作中,如何塑造好主角?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1.從生活出發

除非主角不是人,那麼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避免捏造人物引起的角色失真。要寫好與眾不同的主角,首先要為人物設置與眾不同的性格特徵。而這樣的性格特徵或許並不大眾化,但在現實中也一定有其存在的可能。

2.人物的形成各有原因。人生活在時間裡,思想、行為、生活方式與古代完全不同,哪怕相隔30年,前後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人生活在空間裡,各不相同的空間又造就了各不相同的人,城裡人和鄉下人的行為方式不同,各個省的人有各自的特性,中國和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也各不一樣。人的生長環境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從小受到關愛,有的人從小被虐待,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將來其為人處事。

寫作技巧:小說創作中,如何塑造好主角?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3.人物不是平面的。身份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其名片。就其職業來說,可以是學生、醫生、教師、工人或企業家。就其社會中與其他人的關係來說,這個人是別人的父或子、母或女、夫或妻、師或徒。他所處的地位,可能上升或下降,從而影響其思想、感情、追求和品味;他與人的關係可以從同事變為戀人或夫妻,與鄰居也可能成為摯友或仇敵,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人物的表現,應作統籌考慮。

4.人物是發展的。故事的發展也是主角的變化過程,有地位身份的改變,有性格素質的改變,更有生活狀態的改變,每一層改變都直接影響到故事最終的走向。

5.人物性格和品質用情節來反映。因為我們是在寫故事,因此儘量把人物放在故事裡,作者應當為其充分營造氛圍來表現其性格和品質。假如一個主角很急躁,那麼一定不能這麼說,而應該在行為上,或語言上通過急躁的動作或說話來塑造。

寫作技巧:小說創作中,如何塑造好主角?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6.人物是文學形象,要在故事的推進中層層渲染,逐漸豐滿。在一般小說中,通常應用側面描寫或正面描寫來表現。側面描寫可能只是一兩句話或一兩處細節,應當儘可能不著痕跡。比如由別的角色說出,他是個英雄,從朝鮮戰場回來;她是勞模,曾經在人民大會堂領過獎。而在我們的作品中,更常用的則是正面描寫,通過人物的行為、動作、語言及表情,來凸顯人物形象,同時又要在不同的時期顯示不同的狀態,對寫作者來說,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故事情節之所以能夠出動人,都是因為人物在故事裡的表現。而人物的所有表現,又以主角為代表。因此,一部作品的成敗,主角的塑造成功與否佔有極高的比例,只有勤加練習,多多感悟,才有可能塑造出具有內在靈魂的主角,寫出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