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友好國別介紹——衣索比亞

【國名】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面積】面積110.36萬平方公里

【人口】1.024億(2016年)

【民族】奧羅莫族占人口的54%、阿姆哈拉族佔24%,提格雷族佔5%,其餘為古拉格族、索馬里族、錫達莫族、沃萊塔族等

【語言】聯邦工作語言為阿姆哈拉語,通用英語。

【宗教】4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40%信奉埃塞俄比亞正教

【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

【國慶】9月11日/ 3月2日(阿杜瓦大捷紀念日)

【貨幣】埃塞俄比亞比爾、輔幣分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英語: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簡稱”埃塞俄比亞“或”埃塞“, 臺譯“衣索比亞”,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的內陸國,以山地高原為主。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高原佔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首都是亞的斯亞貝巴。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自然】中西部高原佔國土面積1/3,有許多死火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達尚峰海拔4620米,為全國最高峰;東南部為低高原;中部是裂谷低地。東非大裂谷從東北到西南斜貫全境。河湖眾多、水量豐沛,有“東北非水塔”之稱。氣候類型複雜,溫差較大,隨著海拔增高,分別為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高地氣候、溫帶山地氣候和寒帶高山氣候。

【歷史】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古國。公元13-16世紀阿姆哈拉人建新興國家阿比西尼亞,後遭葡萄牙、奧斯曼帝國和英國入侵。1890年受意大利“保護”,1896年3月2日在阿杜瓦擊敗意軍,意被迫承認埃塞獨立。1930年海爾.塞拉西一世登基為帝。1987年9月結束軍事統治,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1994年改國體為聯邦制,實行三權分立和議會內閣制。1995年成立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1970年11月24日中國建交。該國主要接受世界銀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援助。

【經濟】

農牧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的原產地,咖啡至今仍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年產量一般在20萬噸左右,其他經濟作物有油菜籽、豆類、小麥、玉米、高粱等。糧食基本自給。畜牧業發達,牲畜存欄量居非洲首位。工業有紡織、建築伐木、水泥和農畜產品加工,新建有鍊鋼、石油提煉等。主要貿易對象有美國、日本、俄羅斯、意大利,出口咖啡、牛羊皮、油菜籽等。

工業:礦藏有黃金、鉑、鎳、銅、鐵、煤、鉭、硅等。工業基礎薄弱,門類不齊全,結構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進口,2013年工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製造業以食品、飲料、紡織、皮革加工為主,集中於首都等二、三個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產品,每年出口收入約5100萬美元。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農業:農業系國民經濟和出口創匯的支柱,經濟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鮮花、油料等。其中咖啡產量居非洲前列,年均產量33萬噸左右。咖啡出口創匯佔埃塞出口的60%,其產量佔世界產量的15%。

埃塞俄比亞是畜牧業大國,適牧地佔國土一半多。以家庭放牧為主,抗災力低,2013年,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吸收約30%的農業人口。牲畜存欄總數居非洲之首、世界第十。其中牛3500萬頭、綿羊2100萬隻、山羊1680萬隻、駱駝100萬頭。

旅遊業: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2013年,全國有25家星級旅館,3000多間客房。除國營旅遊公司外,私營企業45家,旅行社60餘個。2013年共接待外國遊客18.1萬,增長16%,外匯收入9000萬美元。政府已採取擴建機場、簡化簽證手續等措施促進旅遊業發展。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電訊:2002年12月,埃塞電訊公司制訂了未來20年的發展規劃,計劃投資35億比爾,為全國50個城市提供電訊服務。2006年,全國有固定電話70萬個,移動電話線用戶220萬個。

交通:埃塞俄比亞的鐵路鐵路總長781公里。2002年道路總長度33,297公里,其中公路24,000公里,約9000公里公路可全年通行。原有的19世紀末期法國修建的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米軌鐵路已報廢,嚴重損毀,許多鐵路路基被建築、沙土等佔用或覆蓋。從吉布提到亞的斯亞貝巴的客貨運輸通過公路一般需要一週時間。

埃塞於2010年開始招標建設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的電氣化準軌鐵路亞吉鐵路,全長756km,其中埃塞境內全長656km,總投資約40億美元,其中70%左右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優惠貸款。項目全部採用中國國鐵II級電化技術標準,設計時速120公里,從設計、施工、監理,到軌料、施工裝備、通信訊號和電氣化設備、機車車輛,全部使用中國產品。中國鐵建的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等承建。其中中土集團承建的米埃索(Mieso)到吉布提段全長339km。

埃塞俄比亞交通部規劃以埃塞吉布提鐵路為重點,在2020年前建設約5000公里的鐵路網,包括從亞的斯亞貝巴到南蘇丹的西線鐵路、從亞的斯亞貝巴向北連通北部各重要城市的北線鐵路,以及從亞迪斯亞貝巴溝通肯尼亞邊境的南線鐵路。19%,預計到2010年,埃供電覆蓋率將達到50%。

【經貿關係】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和埃塞就開始有經貿往來,但貿易金額很小。1970年11月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後,兩國政府於1971年簽訂了《貿易協定》。此後,雙邊經貿關係逐步發展。自1991年埃塞新政府上臺以來,雙邊貿易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1996年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貿易、經濟和技術合作協定》;1998年簽署《中國與埃塞俄比亞相互促進與保護投資協定》;2006年至2011年,雙方簽署了多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2012年1月,雙方又新籤2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中埃兩國貿易總額為11.77億美元,同比下降20.7%,其中中國向埃塞出口8.85億美元,同比下降26.8%,中國從埃塞進口2.92億美元,同比增長6.5%。中國已成為埃塞最大的貿易伙伴。

中國向埃塞俄比亞出口的大類商品主要有:交通運輸工具如標準集裝箱船、貨運機動自卸車輛和汽車散件;通訊設備如移動通信交換機、移動通信基站、數字程控電話交換機;油氣田鑽井機械及零件、焊管;二氧化錳原電池(組);充氣橡膠輪胎;化纖紡織品、聚酯染色布;服裝、鞋、靴等。

對外貿易:2013年,埃塞進口平均稅率為50%。出口商品主要有咖啡、油籽、恰特草、皮革和黃金,進口機械、汽車、石油產品、化肥、化學品等。主要貿易伙伴是中國、德國、日本、意大利、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等。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埃塞俄比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