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在包頭眾多的本土名小吃中,燒賣可謂是一絕,其形,皮薄如蟬翼,晶瑩透明,提起垂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籠包,形美而味濃,上百年的發展中,燒賣深入鹿城百姓心裡,成為很多人早餐的佳品。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在包頭,燒賣已經成為很多人清晨的一道美食,坐在茶香濃郁的燒賣館裡,來上一壺地道的磚茶,撒點鹽,倒上山西陳醋,和三五老友侃侃大山,已經上籠的燒賣,濃郁的香氣從廚房中緩緩飄來,那滋味好似神仙。在包頭市四區中,東河區作為老城區,而燒賣當屬有名。很多來包頭的外地人,打聽本土小吃,被推薦最多的第一品牌即是東河燒賣。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燒賣的歷史

最早的史料記載,在元代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事通》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的記載。據說燒麥起源於明末清初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回民區和玉泉區)的茶館,到清代通過晉商傳到京津等地,稱為“捎賣”,“歸化城燒麥”早在清朝時,就已名揚京城。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燒賣的做法

製作燒賣,必須用特製的專用擀麵杖將和好的小麥麵粉擀成荷葉狀的薄皮,再將本地產羊肉、胡油、蔥、鹽、熟澱粉芡及姜、花椒等料混和成餡放在皮裡,輕輕顛捏成石榴狀,上籠蒸8分鐘左右,即可出籠蘸醋蒜食用。吃燒賣時一要佐以清茶,二可親朋坐在一起邊吃邊嘮無所不談。包頭的燒賣,過去專作早點之用,多由茶館經營,如今,已成了許多飯館的必備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燒賣的文化

有人說,東河區的燒賣館,已經成為東河民間文化的象徵,這裡就好像南方人吃早茶一樣,人們除了注重吃,更注重的是在這種老包頭傳統文化濃郁的環境中聊聊天。特別是那些知名的老燒賣館中,每天都有固定的客源,他們晨練之後聚集在這裡,要上一二兩燒賣,一邊吃,一邊“話聊”,聊生活、談時政,甚至互相抬槓,那情景用“舒坦”兩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最重要的是,他們交流感情和信息,每天都在閒聊中學到不少東西,知道不少事兒,每個人的精氣神都很好,可謂是多全齊美。


內蒙古的滋味,老包頭美食——燒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