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會、RCEP"雙重奏" 中國-東盟合作有哪些新氣象

新華網南寧11月28日電(丁悅 劉君)“我們的螺螄粉是用緬甸進口的碎米加工而成的。”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廣西柳州螺螄粉攤位前,一款特別研發的“混血”產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本土美食,東盟食材,這樣的新鮮搭配令人倍感新奇。

事實上,螺螄粉早已走出國門,“香飄海外”。柳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螄粉出口約750萬人民幣,是2019年全年出口總值的8倍。為了更好地進軍東南亞市場,柳州還發布了首款東南亞口味螺螄粉。

中國美味,東盟共享,螺螄粉正是中國與東盟經濟融合的一個小小縮影。

赴盛會,合作躍上新高度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越南貓屎咖啡、泰國乳膠枕……11月27日,一大批東盟特色商品亮相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5400個展位,229個“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展位,疫情擋不住熱情,這場特殊背景下的盛會,更體現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深化與東盟經濟融合的決心。

有決心,更有行動和成果。今年前10個月,中國和東盟國家貿易投資逆勢增長,東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經貿合作躍上新高度。

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中國-東盟關係,“中國-東盟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對此,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雷小華指出,這表明,中國與東盟關係現在正處於歷史的最好階段,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形勢下,“西方不亮東方亮”,中國、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推動供應鏈、產業鏈加快亞太區域化佈局融合,中間產品大量流動,從而帶動雙方貿易額的快速增長。

逢RCEP,合作又迎新氣象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由此誕生。這個由東盟10國發起的協定,將如何惠及中國、東盟20億人口,備受期待。

“RCEP的簽訂,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發展”,雷小華認為,一方面,關稅降低,商品價格降下來,中國老百姓受實惠,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另一方面,市場擴大了,中國商品競爭力、出口優勢也能體現出來。

以“一帶一路”為統領,以戰略互信、經貿合作、科技創新、抗疫合作等四個“提升”為抓手,雷小華表示,未來中國-東盟合作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推動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攜手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