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影響力》六原則,我悟出一套線上銷售系統(上)

根據《影響力》六原則,我悟出一套線上銷售系統(上)

銷售是技術嗎?從創新力水平來說,三流業務員賣產品,二流業務員賣品牌,一流業務員賣技術,超一流業務員賣標準。當然,你聽過的版本可能不是這個。不過,當你靜下心來去思考保險銷售這個職業特徵和本質的時候,就會發現不同業務員之間真的有很大差距。


標準是什麼?怎麼能用來銷售呢?


賣產品的業務員,會接受客戶被動比較,客戶在貨比三家,而比較的標準是什麼?在客戶心裡,是客戶自己的標準。所以,賣產品的業務員就會失控。而超一流的業務員會讓客戶按照自己設定的比較標準去做決定,客戶會悉聽遵命,這就是天地之別了。所以,如果說銷售是技術的話,那一定是成為超一流選手的技術。


那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銷售標準就是“咒語”,那些你一說客戶就會同意的話。只可惜,這樣的話換個人說就不好使,因為這個標準的制定和依賴是有路徑的。


今天我們從消費心理學角度,破譯一下我的線上營銷各個環節是如何運用影響力的六個原則,完成從一個產品推銷員蛻變成超一流選手的。


事實上,你們來參加的微系統、新思維或者簡單的產品運作課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內容、形式、頻次都是我制訂的標準。想想是不是獨一無二?


看過《影響力》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影響力的六個原則:互惠、言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以及稀缺。只不過,你可能沒有系統思考過這六個原則是如何運用在具體工作中的。我們一個個來拆解,幫助你打造自己的線上保險銷售王國。


這六個原則按照銷售流程劃分:互惠、言行一致、社會認同是經營,權威和稀缺是促成,喜好是開拓;當然,互惠也可以是開拓,言行一致可以轉介紹開拓;更深的以後大家自行思考。


很多人問我如何線上拓客?我說加群加人就可以。可是,很多人加了很多群加了很多人還是不行,因為不以喜好為原則的拓客是沒法持續下去的。喜好就好像一顆種子,沒有這顆種子,你做的一切開拓都不會生根發芽。


你所開拓的客群和你有沒有同好?你們之間有沒有交集?同好就是要有共同語言,甚至黑話,圈子之外的人聽不懂的。比如,微系統裡的髮圈、圈評、大小標籤等就是黑話。攝影、育兒、心理、家政、健身運動、書畫、養生、旅遊……你到底是以什麼興趣愛好為支撐點去拓客?你對真善美的品味在什麼層次上,就會吸引什麼層次的人。


喜好通過朋友圈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人愛瘋有人愛鬧有人偏愛炫耀,有人愛玩有人愛娃有人愛花草,我們的大小標籤就是做這些記錄用的。你加別人,人家回看你的朋友圈的調性,就是在尋找交集,有匹配就留下,沒有就拉黑。所以,最終加進來的人都是你朋友圈的調性決定的,而朋友圈的內容就是你的生活和工作,是你的情緒和境界,這是源頭,沒辦法一時改變。


進入經營階段,互惠是第一重要的。比如我的非保險商品的交易,水果、乾果、化妝品、齒科、牛羊肉,物美價廉讓客戶感受到利益。除了這些具體的物質利益,還有精神層面的,比如彼此圈評點贊,這種互動就是互惠的表現形式,從你這裡得到了關注和欣賞。


所以,那些產品一發動沒有人掃碼入群的人,就是平日裡太懶惰,不做互動互惠的事兒,還想有結果怎麼可能。為什麼不做呢?還是不喜歡,沒什麼共同語言,就又回到加人沒有按照同好標準去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