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中國房地產沒有泡沫!你信嗎?

天才學者的光環、特立獨行的作風、大膽幾近“荒唐”的言論、還有一頭標誌性的蓬鬆白色捲髮。即便沒有讀過他的理論著作,很多人對“張五常”這個名字也並不陌生。因為有他的地方從來就不會缺乏關注與爭議。

“無可置疑,我是個頻頻惹來爭議的人。自己喜歡做的歷來是自己的事。我不管他人,但他人卻喜歡管我”。面對外界質疑,張五常如此回應。有人曾這樣評價他:“此人不是一點狂,但絕對有狂的資本!”

1935年,張五常出生於香港,少年時候經歷過戰爭和饑荒。小學被學校開除,中學也未畢業。1959年24歲的張五常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商科就讀,後轉讀經濟。憑藉興趣與天賦,不到9年時間張五常就拿到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受聘在芝加哥大學、華盛頓大學等世界名校執教。其與二戰後幾乎所有西方著名經濟學家都有淵源,非師即友。

1969年張五常以名為《佃農理論》的博士論文轟動西方經濟學界。他推翻了二百年來西方經濟學家在分成租佃制度上的傳統認識,成為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50多年過去,《佃農理論》依然未見衰竭跡象。其先後發佈的《經濟解釋》、《賣橘者言》、《中國的經濟制度》等書也非常暢銷,國內學者對書中理論觀點一直爭議不斷。

20世紀80年代,張五常辭去美國經濟學名校芝加哥大學教職回到香港。回國後,張五常一直非常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他曾說過“中國的經濟改革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大現象”。2018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鳳凰網財經邀請到這位“經濟學狂人”與我們一起回顧40年來中國經濟的重要變革。

“中國做對了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看起來很多問題都不對,但是增長的經驗是人類歷史唯一的記錄。我知道很多朋友都在罵我,說我支持西方的制度。批評很容易,如果批評中國我會寫兩本書。但是中國大致來說其實是做的好。你不能跟成功來辯論。”當談到中國的經濟問題,83歲高齡的張五常依然充滿激情,目光炯炯有神,採訪過程中時而低頭沉思,語速緩慢,聲音低沉。

鳳凰網財經:您曾說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之高是人類歷史僅見,那您如何理解中國高經濟增速這一現象?

“這麼大的國家從當年的什麼都沒有到現在的樣樣都有規模有很多因素在裡面。”張五常認為其中一個最有效的因素就是中國的權利界定做得好。

張五常:我提出過這個問題,人人都在說這個問題。

40年前,印度的經濟比中國好很多,而40年之後,中國比印度好很多,現在看到出了所謂高科技產品。美國對中國的第一輪關稅需要出500億美金的貨物,而他們抽一定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的看法是中國已經超越日本、印度很多。雖然有這麼多負面的因素存在,但中國這麼大的國家,當年是什麼都沒有,到現在搞的機械化,樣樣都有規模了。為什麼呢?這是有很多因素在裡面。

我覺得是中國經濟制度的問題,從1992年開始到1997年縣際競爭制這種層層承包,歸根究底,第一個有效的因素是,他們是著重於權利的界定。私有產權這類很多人不能接受,但是他權利界定很清楚,這是很困難的事,層層上去都是把權利界定更清楚,這是層層的承包再次推出來的。你想要批評實際上是很容易的,但是看到中國有奇蹟的發展,你就要去找它做的對的地方。中國大致來說其實是做的好。你不能跟成功來辯論。

“只要地球上有人類存在,中國是一個不可能被毀滅的國家,因為我們有純而厚的文化”。

張五常:我知道很多朋友都在罵我,說我支持西方的制度。當你考慮到中國的情況,歸根究底來說,中國天生就是厲害的,吃得了苦、聰明,有一個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其他國家能與中國抗衡。中國的成語,舊時的故事、文化,都有很深厚的文化,而且是很純的,在這個基礎上面,我曾經說過這句話:只要地球上有人類存在,中國是一個不可能被毀滅的國家,就是因為我們有文化。

科斯、諾斯幾個老人家,他們都不在了,他問我這個問題,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一些古文化衰落下去的,沒有一個能夠在傳承下來,中國文化是一直上升的。像古巴比倫、羅馬帝國、古希臘一些古文化曾經很紅極一時,但後來衰落下去,再沒有了,為什麼中國可以呢?我說答案就是文化純而厚。你要批評容易,但不能否認這裡面是有奇蹟的。

鳳凰網財經:那您認為未來中國經濟是否樂觀?

“任何朋友,包括我自己,曾經對中國悲觀啊,都錯了。”當講到這句話時,張五常笑了。

張五常:任何朋友包括我自己,曾經對中國悲觀,都錯了,所以現在不應該是這樣悲觀的。很多地方我不同意,那就講出來吧,或者寫文章說出來,儘量說的客氣一點。但是我身為學者,不能說假話。現在做讀書人算是什麼人?算不了什麼了不起的人,我們根本沒有可能會影響這個社會的。但是你看到中國這個情況,現在看起來應該還是會繼續的。當然了,有的時候會有些麻煩,有時會有些相當大的麻煩,可是你不能從悲觀的角度來看中國,悲觀的看中國的那些朋友,錯了太多次。

鳳凰網財經:您曾在書中和演講中講過很多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那您認為目前中國社會最迫切需要去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中國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農民的教育問題。這些農民的教育基礎一天不夠,一天就沒有希望。說到底就不應該講成績,農村的青年們都要念書,他只要肯定書你就要收他。”張五常表示,目前中國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一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農民的生活問題。

張五常:如果批評中國我會寫兩本書。怎麼說呢,現在中國有問題,有很多問題的,北京上面應該知道的,就是農民的生活這十年來都沒有什麼改進。怎麼去改進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中國需要新的勞動法。2018年開啟了新合同法後,有很多人回鄉下去。

2000年到2007年,農民增長幸福很快,到之後就停滯了,新的形勢並不樂觀,因為要去從事高科技。我看起來要從事高科技應該是要自然地向前發展,而不應該是用勞動法來逼它上去,所以農民是有點問題的。上面的人應該是知道的,應該要去大肆宣傳。我知道他們已經花了很多錢去從事這方面的東西。我認為他們應該順便多建一些大學,讀兩年的那種。讀了兩年以後可以不繼續念,也可以轉,轉到三年那裡去繼續念。

說到底就不應該講成績,農村的青年們都要念書,他只要肯唸書你就要收他,你不要管他什麼高考的成績,不要管它。高考的成績靠不住的,英文方面要好,中文方面也要好,數學也要懂,可以叫文學生精準一些,有商業價值的一點。要搞可以讓農民有謀生能力的知識水平,平均生活水平就是知識,知識和生活水平是聯繫在一起的,知識是決定性的,懂和不懂英文就是有分別的。儘量搞一些有適用性的,哪一個人都要念大學,你不要看它的成績,其實高考是應該取消的。到處搞補習班,那些不是好的方法,只不過是要拆解題目,怎麼回答那些題目。芝加哥大學已經不再看高中升大學的考試成績。

你要我繼續中考和高考,我也不會及格。我的兒子高考成績不好,我的外甥高考成績也不好,現在他們都算是蠻成功的了。應該儘量關注大學,年輕人讀這些書,就業的機會大,那些考試是不重要的。這些農民的教育基礎一天不夠,一天就沒有希望。

鳳凰網財經:目前中國一些核心科技領域是非常缺人的,你認為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

“現在是買人才的時候,推進科技發展,應儘量多引進國外的人才。”張五常在採訪中多次強調引進高科技的人才的重要性。“許多人都是有幾十年研究的經驗,但據說在美國一年還賺不到十萬塊,那種人是值得去引進的。”

張五常:我剛才講的了,他們要推廣科技發展,這是對的。但是應該多引進人才,現在國內有很多人才政策,應該儘量還是引進國外的人才。可以說是天才就可以了,沒有什麼唸書的選擇,像醫學、生物類等等,那是真的要投入幾十年進入裡面。許多都是有幾十年研究的人,據說在美國十萬塊錢還賺不到的一年,那種人是值得我們去引進的。

我兒子是生物博士,醫學博士就比較值錢。我的外甥他是做教授,做的這麼高,算是一個贏家,但他的年薪是一百萬人民幣,這很便宜的,很辛苦才能達到那個地步的。他們研究這些東西,千山萬水、深不可測,當年多看多少書才能達到那個地位,你要搞多少年研究才能達到這個地位。看看我的外甥的課本,我一點都看不懂,這種人才十萬塊錢美金一年,就可以在美國買到,要是大師級的就要兩百萬一年。要細心考慮引進什麼樣子的人,現在引進國外的人才真的是很便宜。

“天才都有怪脾氣的,你要能夠容納這些人。真正厲害的人,他們的薪水永遠都是偏低的,而普通的是偏高的”。

這種人,前十年你叫他們回來他們不肯回來的,為什麼呢?他們要搞關係,要搞學生關係,又對上級怎麼樣子。現在是買人才的時候。還有大學的制度要改革,你要允許這些人,因為天才都有怪脾氣的,你要能夠容納這些人。

美國氣氛是這樣子的,你只要是厲害的、能幹的就行了,不需要講關係,得罪人也沒有問題,不需要看人家臉色的。你把一篇重要的文章拿出來就行了。現在中國大學是鼓勵發表文章,現在外國雜誌很多都是中國人寫的文章。但是數文章的制度是信不過的。你要找那篇文章的重要性,一篇好文章的可以比一百篇、一千篇都重要。

“高科技領域,數碼和醫藥領域很重要。”

我知道北京是要把高科技搞起來,現在就是時候,這個發展的市場有商業價值所在,商業價值價值是在醫藥方面。數碼方面當然也很重要。

鳳凰網財經:如何看待中國的“高地價”?

“中國地價的升高跟人口密度沒什麼關係,現在科技的知識到哪兒去了?都到地價去了。”在張五常看來,中國一個地方地價的高低與該地區知識的增長成正比。

張五常:我曾經解釋過資本的回報是利息,工人的回報是工資,商業知識的回報都是工資。現在科技的知識到哪兒去了?都到地價去了。所以反對地價上升要很小心,樓價高就地價高,地價漲高了,你就有本錢去發展。但壞處就是會導致財富不均,這個問題要處理的。

地價的升高,跟人口密度沒什麼關係的。你看四十年前,中國有那麼多人土地都不值錢的,但現在地價漲了幾百倍,因為它知識增長了,它的回報值在這個地方。

鳳凰網財經:您認為不應該抑制房價的上漲對嗎?

“原則上來說,只要你不是擔心這個財富不平均的問題,應該是讓它價格上去。但是首先會導致財富不均,這個要處理的。第二,就是所謂泡沫的問題。我看不到中國的泡沫問題,我覺得中國政府管得太嚴。”

張五常:日本80年代中期出現過房地產泡沫,因為借貸膨脹太厲害,一下破了。樓價在兩個星期跌80個點,今天都還沒有恢復。

在中國我看不到有借貸膨脹的問題。樓價的泡沫以歷史的經驗來看,世界3次泡沫事件都是因為借貸膨脹,1929年的美國,1987左右是日本,2008年是美國,三次。借貸膨脹破裂,這個是很大的問題。但是有的時候呢?它沒有借貸膨脹,還是有泡沫破裂。這種情況沒有關係,只是代表財富再分配。就像1975年的香港,恆生指數從1700多點跌至500多點,但是對經濟影響不到。要是借貸膨脹了,然後破裂的話會很麻煩的。

鳳凰網財經:您是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現在高質量增長這一戰略性的轉變?

“政府越是插手,上來的速度就會慢,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升級。”

張五常: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現在高質量增長這是理所當然的,需要往高質量轉。不要擔心這件事。全世界窮人這麼多,他們自然會被淘汰的,低質量的產品也自然會被淘汰。政府越是插手,上來的速度就會慢,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升級。

鳳凰網財經:那您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速還能否持續保持這麼一個高速增長的速度?

“6、7這種增長不是苛求。”

張五常:持久的這麼保持是不可能的,但是什麼是苛求?6、7這種增長不是苛求。美國經濟1984年,是世界最高的,是6.82。現在美國大概是5,只要特朗普不從事貿易戰的話,美國經濟增速可能會到7。特朗普是大好商人,他為什麼這麼做我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