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吉鴻昌,即使當了大官也牢記父親的話:當官不許發財

1934年11月24日,呼籲抗日的民族英雄吉鴻昌被蔣介石槍決,壯烈犧牲,年僅39歲。吉鴻昌犧牲後,因為他對抗日事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而被認定為抗日民族英雄。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個民族英雄吉鴻昌的小故事,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就能看出民族英雄吉鴻昌身上的優秀品質。

“民族英雄”吉鴻昌,即使當了大官也牢記父親的話:當官不許發財

吉鴻昌出生於1895年,他是河南扶溝人,父親名叫吉茂松。吉家從祖上就是一個貧苦的農民之家,吉茂松以開茶館為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不過,一家人雖然生活貧困,但也其樂融融。尤其是吉鴻昌的父親吉茂松,雖然只是一個普通農民,但卻經常向吉鴻昌灌輸保家衛國的思想,這讓吉鴻昌從小就樹立了為國為民的愛國思想。在父親的教導下,吉鴻昌成長為一個正直勇敢並且胸懷大志的青年。

“民族英雄”吉鴻昌,即使當了大官也牢記父親的話:當官不許發財

1913年,18歲的吉鴻昌跟隨馮玉祥參軍。前面我們說了,在父親吉茂松的教導下,吉鴻昌成長為一個正直勇敢的人,這讓他很快就在部隊中樹立了個人威望,士兵們都願意追隨他,吉鴻昌逐漸得到馮玉祥的賞識,由普通士兵成為軍官。

“民族英雄”吉鴻昌,即使當了大官也牢記父親的話:當官不許發財

1920年5月,參軍七年的吉鴻昌已經成為了馮玉祥西北軍的某營營長,當時他的父親吉茂松病重,吉鴻昌趕回老家探望父親。吉鴻昌回家後父親已經病入膏肓,但是吉茂松卻依依不捨地注視著吉鴻昌。吉鴻昌感覺父親有話對自己說,他特意告訴父親:“有什麼重要的事就放心交代給自己”。

吉茂松沒有跟吉鴻昌說別的,他告訴吉鴻昌:“當官要清正廉潔,要為天下的窮人做主,這樣才是一個清官,才是一個好官,做官即不許發財”。吉茂松希望吉鴻昌牢記“做官即不許發財”,只有這樣自己才能瞑目。

“民族英雄”吉鴻昌,即使當了大官也牢記父親的話:當官不許發財

當時的吉鴻昌僅僅是西北軍的一個營長,客觀來說還屬於中下級軍官,但是吉鴻昌卻把父親的這句“做官即不許發財”記在了心裡。他回到部隊後就委託專人打造了一批細瓷茶碗,把“做官即不許發財”這句話印在茶碗上,時刻提醒自己謹記父親的教誨。吉鴻昌不僅自己謹記“做官即不許發財”這句話,而且他還把這批細瓷茶碗分發給全營官兵,號召所有官兵牢記“做官即不許發財”。

“民族英雄”吉鴻昌,即使當了大官也牢記父親的話:當官不許發財

在吉鴻昌以後的軍旅生涯中,他時刻都帶著這個細瓷茶碗。後來吉鴻昌由西北軍的一個營長晉升為團長、旅長、師長、軍長,1929年更是成為地方大員,被委任為寧夏政府主席。對吉鴻昌來說,不管自己的官有多大,他每時每刻都謹記父親的教誨,並且始終把那個細瓷茶碗帶在身邊。

吉鴻昌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自己對父親的承諾,那個“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也伴隨了吉鴻昌將軍的一生,直到將軍39歲壯烈犧牲。1984年,在吉鴻昌犧牲50週年紀念會上,吉鴻昌被正式確定為民族英雄,他的細瓷茶碗也成為了重要的紀念文物,吉鴻昌身上的崇高精神與優秀品質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吉鴻昌傳記》吉瑞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