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嵩:沒有利益談信仰,就是空談

楊嵩:沒有利益談信仰,就是空談

楊嵩:沒有利益談信仰,就是空談

♦扯掉寶沃為人詬病的舊標籤

2014年,福田收購寶沃;2016年,寶沃在中國市場的首款車型上市,此後約半年時間內,售出近3萬輛,開局還算可以。此後,品牌定位、產品競爭力弱等問題逐漸暴露,銷量日漸走低。

5月9日,楊嵩作為寶沃掌門人的第一次正式公開發聲,首先就告訴大家寶沃是誰——它是中國資本也就是福田控股的德國品牌;它即不定位高端、也非大眾化品牌,它是“工程師品牌”。顯然,寶沃完全拋棄了此前“德國四大高端汽車品牌之一”的宣傳話術,即使它於1919年在德國不萊梅創立,但從5月9日起,它只是一個德國“工程師品牌”,不再是所謂的“BBAB(奔馳、寶馬、奧迪、寶沃)”成員。而此前被過度渲染的“德系高端品牌”形象,正是被業界詬病的“寶沃謎團”之一。

“我入職寶沃,大家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寶沃的品牌定位,今天我給出了答案。我也建議媒體,說到品牌屬性時不要再用‘合資品牌’。比如合資企業東風日產生產的車型使用的是日本品牌日產,品牌沒有合資的,合資的只是企業。”說到這兒,楊嵩又顯露出專業上的“潔癖”和“較真兒”。

楊嵩:沒有利益談信仰,就是空談

從在東風日產促成“年銷百萬輛”的營銷大咖,到日產北美西區總經理負責全面引領日產北美的營銷業務,楊嵩可算作中國汽車職業經理人中的“出海第一人”。如今,他執掌的寶沃也有走上世界舞臺的考量。

“中國品牌走出去,大致有兩種模式。一是奇瑞、長城那種產品出口或海外建廠;二是吉利全盤收購沃爾沃的模式。兩種類型各有優缺點,寶沃的模式則是另一種創新——品牌收購。”楊嵩給出一個公式:寶沃模式=min(品牌收購)+max(產品投入),即以最少的投入收購國際品牌,以最大的資本投入到團隊組建和研發製造中。他進一步解釋說,寶沃就是以最小投入收購來的百年國際汽車品牌,目前正大力凝聚全球一流人才,並以大投入組建研發團隊,建設研發中心和智能工廠。據楊嵩介紹,目前寶沃已有來自全球12個國家、16個汽車品牌的2300名頂尖工程師人才,其中工程技術人員在員工總數中佔比高達40%。高精尖人才的彙集,加速了技術和產品研發速度,大大縮短了人與人、人與設備之間的改良和消化時間。“這就是寶沃工程師文化的體現之一,我也希望大家能給我貼上一個新標籤:最具工程師氣質的中國汽車人之一。”楊嵩自信地說。事實上,寶沃的工程師文化正在擴散,楊嵩的工程師氣質也在這99天裡,充分顯現:從日牌日發佈會九張親力親為的預熱海報,到發佈會上一個又一個公式,楊嵩說,這些“都不是胡編亂造,都有事實依據。”

♦“再煽情的個人情懷,也無法戰勝商業邏輯”

楊嵩:沒有利益談信仰,就是空談

品牌屬性已經明確,寶沃的“性格”屬性又是怎樣的?或許能從 “寶沃能源觀”即絕不鼓吹“新能源”,亦不固守燃油車中找到答案——辯證、客觀。即使在楊嵩介紹寶沃首款新能源車型也是中國市場第一款上市的四驅純電動SUV BXi7時,也提醒大家純電動汽車優缺點分明:它加速快、噪聲小、更環保,但它續駛里程短、充電難、價格高。那麼寶沃為什麼推純電動汽車?楊嵩的解釋更為坦率:“首先,希望它能提升寶沃的整體銷量。我不是一個空談情懷、拿情懷說事兒的人。純電動汽車必然對減少環境汙染有利好,但我和寶沃不會說推純電動是為了人類的綠色明天這類情懷式套話,畢竟,我要拿銷售數據和財務報表向上級彙報工作。其次,推純電動汽車,也是為了平衡雙積分。”

楊嵩:沒有利益談信仰,就是空談

加盟寶沃99天以來,楊嵩吸引來一大批大咖加盟。楊嵩認為他們實實在在的經歷很重要。“我從來不跟員工談理想、談情懷,首先得有利益在,才能談信仰。沒有利益天天談信仰,都是空談。” 楊嵩說,他在公司也推行英雄文化。什麼是英雄?誰能夠為寶沃創造最大的利潤、增量,誰就是寶沃的英雄。

新寶沃已經起航。楊嵩說,接下來他主要做兩件事:改善現有產品組合、完善企業頂層設計也就是體制機制。“過去的都已過去,我只對寶沃的明天負責。”認清了“我是誰”、想好了“我為什麼而奮鬥”的寶沃能否如楊嵩期待的那樣,成為以最速曲線站上世界舞臺的中國力量?我們走著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