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嵩:車市最激烈的競爭還未到來

2020年中國車市能夠走出寒冬,進入春天嗎?長安福特聯合營銷機構總裁楊嵩的看法是,中國車市的寒冬還將持續3年之久。

楊嵩在日前舉辦的廣州車展上對第一財經記者作出此番講話,但他同時強調,即便中國車市未來3年持續性下滑,但仍然會是全球最好的汽車市場。因為中國總體市場規模龐大,遠超美國、歐盟等國和地區,而且中國是全球少有的單一語言和單一文化的大市場。

2018年7月至今,中國車市已經連續16個月下滑,今年前10月下滑幅度更是高達11%。在中國28年不遇的車市寒冬中,已經有銀翔、力帆、杭州青年等多家公司破產或等待破產重組,包括長安福特在內的多家合資車企也面臨銷量下滑的困境。

“不要懷有任何僥倖心理。”楊嵩認為最激烈的競爭階段還沒有到來。

楊嵩看跌車市的主要依據是居民用於購車的收入相對減少,以及收入前景的不確定性,抑制了居民購買汽車的慾望,“中國家庭的支出裡面,汽車消費的排序是很靠後的,排在前面的分別是房租或者房貸、基本生活開支、子女教育費用、家庭成員的健康醫療費用。這些剛性支出的成本不斷上漲是不爭的事實,這直接帶來了對汽車消費的擠出效應。”

與此同時,汽車廠商為了爭奪用戶,紛紛祭出“價格戰”和向經銷商壓庫的手段。這反而導致車市“量價齊跌”,加劇了汽車廠家和經銷商的虧損,也進一步加劇行業整體性的蕭條。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一份車市價格監測報告顯示,除日系之外的其他廠商大量存在批零價倒掛現象,如某美系品牌批零價差的係數大約為70%,這意味著經銷商要虧損30%才能把車賣出去。通常情況下,汽車廠家會對通過商務政策對經銷商的虧損進行補貼,但這也導致了汽車廠家的利潤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價格不能迴歸到合理水平,批零倒掛意味著汽車廠家和經銷商未來至少一至三年的中長期利潤損失,這是中國車市比起銷量下滑更深層次的危機。

楊嵩指出,新車價格暴跌的原因並非是消費者擅長價格談判或必須低價購入,而是整個中國車市各大主機廠和經銷商因為銷量壓力所導致恐慌性拋售而引起的“群體踩踏性事件”,這就是經濟學博弈論裡面最經典也最常見的“囚徒困境”。

長安福特也曾遭遇類似的“囚徒困境”,其結果是過去3年裡,長安福特年銷量由近百萬輛跌至20多萬輛。楊嵩表示:“今年是長安福特的拐點,不能再下跌了,否則就回不來了。”

楊嵩同時聲稱長安福特已經度過“至暗時刻”,因為通過持續的降庫存和穩定車價,使經銷商逐步恢復了盈利能力。今年7月以來,長安福特月銷量總體呈持續回暖態勢,銷量增速優於全行業平均值,且市佔率有所提高。

“我們當然著急銷量回升,但是首先必須保證價格體系的穩定,必須保證經銷商的盈利,在這個前提下再來解決長安福特的銷量和利潤的問題。”楊嵩說。

此外,長安福特今年加快了新品導入速度,繼今年8月份推出3款新車後,11月廣州車展繼續推出一款全新的SUV銳際,明年還會推出一款尺寸更大的SUV探險者。這兩款車上市後,長安福特的SUV陣容將擁有5款車型,完整覆蓋10萬~40萬元細分市場。

楊嵩把品牌、產品和渠道比作“鐵三角”,這三個要素決定了長安福特恢復銷量增長的速度和高度。

“我們現在最大的弱點是經銷商網絡的狀態,雖然有改善,但是橫向對比競爭對手依然是非常脆弱的。其次,經過這幾年下跌以後,其實福特的品牌影響力也在大幅地削弱。但是SUV,尤其是中大型SUV是福特的傳統強項,所以我們的想法就是先把長板揚盡,再來補齊短板。明年的三款SUV,銳際、銳界和探險者,對我們非常重要。”楊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