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豆腐,容易得膽結石嗎?爲什麼?

雁南飛63420

“豆腐吃多了,容易得膽結石!”這又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民間說法,是沒有醫學上的根據的。豆腐是我們大多數人經常吃的食物,可並沒有那麼多的人得膽結石。很多人並不瞭解發生膽結石的真正原因,因此以訛傳訛。

根據膽結石成分的分類,有膽固醇型膽結石、黑色膽色素型膽結石和棕色膽色素型膽結石。豆腐裡面並不大量含有這些構成膽結石的成分,也證明了經常吃豆腐不是形成膽結石的主要原因。


發生膽結石的真正原因,醫學界也沒有徹底弄清楚。但醫生們發現,長期營養過剩的人、吃精細主食多的人、吃高脂肪食物多的人,更容易罹患膽結石。膳食纖維吃的多的人,反而不那麼容易得膽結石。

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原因,可以導致膽結石發病率的增加,那就是膽囊動力的下降。膽汁儲存在膽囊裡,會不斷被濃縮,如果不經常排出去的話,就會形成膽結石。怎樣才能促進膽汁的排出呢?那就是有規律的吃飯!因此,那些經常不吃早飯的人,才是膽結石的高發人群。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導致了膽結石的發生增加,那就是身體內膽固醇含量的增加。因此很多重度肥胖的人,都有膽結石的毛病。有些人為了減肥,導致體重的快速下降,也會導致肝臟膽固醇合成的快速增加,也很容易形成膽結石。此外,高甘油三脂和低高密度脂蛋白,也會引起膽結石,可見血脂異常是膽結石發病的危險因素。

此外,有些疾病又會導致膽結石,如胃病、腸道疾病、細菌感染、腸道寄生蟲病、肝硬化、糖尿病、有些溶血性疾病等。

如果非要說發生膽結石與“吃”有關的話,那麼吃“葷菜”比吃“素菜”更容易的膽結石。


藥說兒

這個不會,只不過在飲食習慣上,最好不要單一隻吃某種食物,因為身體需要的營養是全面的,提倡儘可能培養食物多樣化的習慣。

膽結石與豆腐的關係:

膽結石也稱為膽石症,是人體膽道系統中,膽汁裡的某些成分,如膽色素,膽固醇,鈣以及粘液物質等,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析出並凝集形成的結石。從這可得知,與豆腐相關的,唯獨就是鈣,但豆腐中每100g才有164mg鈣,而人體一天要求最低要攝入800mg的鈣,特殊人群還要求達到1200mg,所以在飲食均衡的情況下,豆腐裡的鈣不會促進膽結石形成。

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除了含有鈣,還有豐富的大豆蛋白質,而大豆蛋白質是屬於完全蛋白,容易被人體完全吸收,再者還含有大豆異黃酮,可以降低女性乳腺癌的發生,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