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家屬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患者身上,那麼帶來的是互相傷害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時候,或者暫時無法扭轉自己的境遇時,那麼就別去對抗了,請試著去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讓自己的心態,積極樂觀起來,勇於去接納正視自己所有的缺陷和遇到的困境,使自己的身心處於一種舒適和放鬆的姿態中,那麼你就能把好的方面吸引過來。

抑鬱症:家屬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患者身上,那麼帶來的是互相傷害

家屬在陪伴抑鬱症患者時,由於盲目地過於擔心了,常常容易焦慮起來,家屬一旦焦慮,帶來的壞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把自己搞得很痛苦、很難受、甚至自己也因此焦慮到失眠,每天因為患者的情況而悶悶不樂起來”,陪伴的家屬們若是以這樣的心態陪伴患者,不僅對患者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投射到患者身上去,而這種無形之中的傷害,是陪伴中最大的傷害與錯誤。值得家屬審視和及時調整。

那麼家屬們,如何擺正在陪伴時的心態?

家屬在面對患者時,應該始終保持一顆樂觀、淡定的心態是非常急迫和重要的。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是正確無誤的,經過我大量地回訪發現,那些諮詢過我的患者家屬們,他們起初都是如熱鍋裡的螞蟻一樣,焦灼得團團轉,這種焦灼感一旦長期發展下去,必然會導致精神上的崩塌,這是一條可以預見的惡性循環的直線,甚至有些家屬也因此焦慮抑鬱了,這時,我總是會極力地去開導安慰他們,比如:“給家屬們普及一些抑鬱症症狀的一些常識;再比在如陪伴中,父母要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還會嚴肅明確地告訴他們這是一種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的常態工作,請做好心理準備等等”。

家屬們在我的有效指導下,慢慢地開始受到了啟發和覺悟,他們變得不再焦慮了,心態也越來越好了,這樣良好的心態,所帶來的效果卻是自己的身心也舒心了,而患者的情況也一天天在變好了起來。因為,越是在困境中,我們就越是要學會去樂觀和及時止損,把不好的情況以這樣的心態去扭轉過來,而不是跟著沮喪下去,使整個家庭籠罩在灰暗的陰霾下,若是這樣的話,一個家就不再有歡樂和家的感覺了,而家的意義也早已喪失殆盡了。

可見,在陪伴中,家屬的情緒和狀態,將是直接影響一個抑鬱症家庭最為核心的關鍵因素和注意事項。

抑鬱症:家屬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患者身上,那麼帶來的是互相傷害

其次,家屬們只有冷靜接納患者的情況,才能避免過度焦慮起來,因為這個陪伴工作必然是任重而道遠的,也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這樣的心理準備做好了,家屬們才不會跟著患者的情緒一驚一乍的。只有做好了心理準備,勇敢去接納了患者此起彼伏的症狀發作,家屬們才能在冷靜中,安撫他們的精神需求和情緒發洩的滿足,所以從這一點上,家屬們必須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和堅定的內心,告訴自己:“患者的目前情況,一定可以好起來,他們的困境只是暫時的,而我們必須去做一個智慧的家屬和不離不棄的家屬,才能扭轉患者的心境和病情。”

家屬們可以在自己沮喪和難受時,就讓以上這種堅定的聲音成為自己在陪伴中的一種自我鼓勵的動力吧。

因為,學會自我鼓勵和激勵、安撫,是一種快速調整自己的心態的方法,不管是家屬還是患者,都應該掌握它,以至於不被一些壞情緒牽著鼻子走。

抑鬱症:家屬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患者身上,那麼帶來的是互相傷害

事實上,父母們把心態調整好了,樂觀積極地去鼓勵引導患者,在不放棄中始終做到理解與感同身受,如此一來,這樣的陪伴,只會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和諧向上,因為患者就是需要這樣的家屬來鼓勵支持自己,理解自己,尊重自己,懂自己!

雖然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消沉低落,但是這就是病情的特徵,這就是陪伴的一種常態,在這一切的前提下,我們只有把樂觀積極的心態,放在時間的長河去等待他們慢慢變好起來!這就夠了!

抑鬱症:家屬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患者身上,那麼帶來的是互相傷害

因為,一個抑鬱症患者走出來是需要時間的,快則半年,慢則一年不等,漫長的時間裡,需要的是耐心!而在這個期間他們的狀態,會逐步趨向一個慢慢變好的趨勢,一天天在進步了,就是最大的勝利了。在一點上,我也時常鼓勵家屬們要善於看到患者們的進步,唯有這樣,家屬們才能安撫自己那顆焦灼的心!

-end-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走出心魔》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陪你一起療愈。

抑鬱症:家屬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患者身上,那麼帶來的是互相傷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