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抑鬱症,不是因為不堅強,不是因為想不開,不是因為想太多,不是簡單的不開心。

關於抑鬱症,我們有太多的誤解。


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抑鬱症的生理機制

首先來說一下抑鬱症關於生理方面的原因。

目前來看,抑鬱症生理方面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理論,但通常都指向單胺遞質和5-羥色胺遞質的失常和紊亂導致。這幾種神經遞質通常控制著人們的高興、快樂一類情緒,例如5-羥色安實際上就是人們戀愛時,所產生的那個血清素。一旦這類神經遞質,或者說激素,因為大腦的問題,變少或者失衡了,人們就會陷入悲傷之中。這就是抑鬱症的發病原理。

那麼解決它通常情況下,是需要吃藥控制的。原則上,這種疾病是可以臨床治癒的。這也從另以側面證明:抑鬱症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不是想太多,不是不堅強。它是真正有生理症狀指針的生病了。


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抑鬱症與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來的。

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以一定程度的電擊,讓狗感到很不舒服。狗使勁撞籠子,想逃避,可是它被關在籠子裡,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逃避不了電擊,只好被動地忍受。經過多次電擊後,狗一開始還四處亂竄,想辦法逃走,慢慢連動也懶得動,只趴在地上哼哼。


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接著,他進行進一步的實驗,讓蜂音器先響起來,但在給狗以電擊之前,實驗人員就把籠門打開了,也就是說狗只要站起來,走兩步就能離開籠子,逃過電擊。但是此時狗不但不逃,還出現驚人反應:不等真正的電擊出現,就自動地先躺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有人可能覺得難以置信,難道這些狗被電擊瞎了嗎?看不到籠子門打開了?事實是他們視力都正常,他們的腿也沒有被電擊損傷,只要他們嘗試一下,它們就能走出去。問題在哪裡,在於過往的經歷告訴它們:你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逃出去,你只能等著被電擊。在本來可以選擇主動逃避的時刻,由於以往的無法改變的痛苦經歷所產生絕望的情緒,出現被動地等待痛苦來臨的行為,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習得性無助對人的影響

後來他將這個實驗運用到人身上,發現會發生在動物身上的現象,在人身上也同樣會發生。最可怕的是,人在一個情境中形成的“習得性無助”還會泛化到其他情境中。比如一個成績一直不好,在家挨數落,在學校挨批評的孩子,原本可能是有做飯天賦的,但下次你讓他做飯,他也會心裡打鼓,堅信自己做不好,連糖和鹽都分不清,飯肯定會做焦。再下次你換一個更簡單的,讓他去洗幾個碗,他還是會同樣忐忑,認為自己一定會打破碗,洗不乾淨。這樣的自我懷疑,會瀰漫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陷入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的自我懷疑怪圈,被無力和絕望壓垮。


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習得性無助”有這樣一個形成過程:頻繁體驗挫折——產生消極認識——產生無助感——出現動機、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就像被電擊的狗不再相信籠子門會打開,自己能逃出去,人也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糟糕的生活現狀,甚至不相信他人能幫自己改變現狀。


抑鬱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放棄掙扎,放棄抗爭,放棄辯解,甚至放棄生命。抑鬱由此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