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們該如何破解?

抑鬱症: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們該如何破解?

抑鬱症:家屬總說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如何破解?

很多孩子(患者)的父母跟我抱怨,說“孩子總是不配合家屬們的要求,每天就知道沉浸在遊戲裡面,黑白顛倒著,生活也極其不規律,我們真的是擔心死了!”

其實,父母們的這種擔憂是極其正常的,試問這個世界上,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但是,諸多的父母們卻因此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家屬們常常愛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誇大事實,這種誇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焦慮情緒。”

抑鬱症: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們該如何破解?

那麼,家屬如何克服因孩子患抑鬱症而產生的焦慮情緒呢?

比如:家屬們認為孩子愛玩遊戲,天天就知道玩遊戲,這樣下去不僅僅耽誤學業,還會導致本有抑鬱症的孩子更加的嚴重起來,那麼人生就廢了,一旦廢了,怎麼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又或者要是出了點意外怎麼辦?”

家屬們這種擔憂,既是合理的,但卻可能誇大了,又或者過於悲觀了,所以會使得自己變得異常的焦慮起來。

所以,家屬們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建議還是理性樂觀去看待孩子身上存在的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因為過度焦慮往往會使陪伴關係陷入到更加惡劣的狀態之中,那麼這不僅僅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還會間接的影響到孩子的病情。

因為家屬一旦焦慮,就會“看不慣孩子的行為”然後無止盡的去孩子面前嘮叨,用語言的嘮叨折磨著孩子的身心。試問這種陪伴環境,能夠使患者得到安寧和空間嗎?不能!

相反過度嘮叨和過度焦慮,都將是加劇患者身心創傷的一把把利劍。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

抑鬱症: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們該如何破解?

可見,過度嘮叨更是比暴力還暴力。

一個抑鬱症患者是不能接受如此暴力的摧殘的,他們需要的是空間、理解、走心的懂他們,而不是機關槍一樣的去掃射他們,那無疑是害上加害。

也因為此,家屬父母如果過度嘮叨,那麼彼此之間的關係,必然就會惡化下去,這給陪伴的工作將帶來了巨大的阻力,要麼孩子直接就不再理父母了,不溝通了;

要麼嫌棄父母不理解自己,“整天就知道說說說,我都快被你們逼瘋了!”當然這最後一句,恐怕是很多孩子們當場的發怒語言,又或者是內中心當中的潛臺詞。

不管是哪種,總之家屬們,在陪伴抑鬱症患者的時候,這兩點核心要記住:“不過度焦慮,不過度嘮叨”。抓住這兩點,那麼陪伴的關係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反之就會惡劣起來。

家屬要時刻審視自己這兩件事情,有無做到?如果一旦發覺自己過度了,那麼就必須及時剎住車了,好好的審視下自己,然後進行逐步地去改善,切不可因為自己的焦慮而無法剋制自己的情緒,從而做出一些傷害患者的言語和行為來。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家屬們完全可以遵循這四點去努力做到,相信做到了,家屬和患者的關係一定會得到大大的改善。比如:

抑鬱症: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們該如何破解?

1、家屬們不要總是針對孩子(患者)的毛病,盯住不放,這樣會使當事人極其反感討厭,而是:

2、試著和孩子(患者)聊聊其它話題,在聊其它話題中,建立一種輕鬆的關係,因為這將使你們的關係越來越和諧,也越來越輕鬆,因為總是揪住孩子的問題,從感受和感覺的體驗來看:這是家屬們對患者的一種不尊重行為,或者過度干擾!

所以,家屬們更多的時候,是幫助患者轉移痛苦,傾其所能去幫助患者走出抑鬱低落的心境,去多互動一些患者其它感興趣的話題,這要遠遠大於盯住問題不放所帶來的價值。

3、做好了這一步,再引導患者往正能量方面走,而引導也應該是遵循:嘮叨要適度、引導要適度且不是在刻意的時候去行使,而是在輕鬆的語言環境中加以適度引導。

4、最後,家屬要明白孩子(患者)的改變是需要時間,同時也需要家屬們去改變,並在陪伴中常常去做一些超出他們預料之外的驚喜事情,這將會極大鼓舞孩子們的內心,也會讓孩子從心底感知到父母們其實是懂自己和愛自己的。

-end-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走出心魔》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陪你一起療愈。

抑鬱症:患者不聽話,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們該如何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