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勸也要丁克的家庭,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李銀河:無悔丁克

選擇丁克的人,都是自私的人。

很多人是這樣評價丁克家庭的,大多數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該生育的年輕人,不生養孩子,是最不孝的行為。

30年前勸也要丁克的家庭,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李銀河:無悔丁克

以中國宗族性質的歷史淵源來看,丁克無異於"斷香火",甚至讓祖宗傳下來的姓名、血脈從此消亡,是對先人辛苦生活的背叛。

自從丁克的概念進入中國,現如今有30多年,很多當初勸都勸不住的丁克家庭,如今過的怎樣了?他們內心會不會有一絲絲悔恨,如果當初生個孩子該多好?

最近《少年的你》熱映,票房突破10億,有位中國爭議頗大的社會學家,對該片進行了毫無保留的讚賞,讓這位社會學家又曝光了一把。

30年前勸也要丁克的家庭,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李銀河:無悔丁克

她就是李銀河,一位世俗眼光跟不上的67歲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就是丁克家庭的堅定擁護者,而與之相伴多年的丁克丈夫,則是大名鼎鼎的王小波。沒錯,李銀河是王小波的遺孀,相信這一點,很多人幾乎遺忘,只能看得到李銀河作為女權鬥士的姿態了。

相較於傳統意義上定位的丁克傳播論,標的在30年前對照看,李銀河作為丁克大約是在她與王小波相遇的時候,就已經註定。

30年前勸也要丁克的家庭,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李銀河:無悔丁克

那時候她25歲,到如今已經過去42個年華。

作為痛失所愛的丁克家庭,她對自己現在的人生是否滿意呢?

李銀河這樣說她的一生:

如果再活一次,還會走一樣的路,遇到一樣的人,做一樣的選擇。

她認為她的生活至今都是充滿浪漫和愛意的,她很幸福,丁克讓她更自由。

是不是所有選擇丁克的家庭都很幸福呢?

有位50對的單身先生,並不這麼認為。

當初為了追求二人世界,追求浪漫,這位先生選擇了丁克,他本以為能和妻子白頭到老,結果發未白,妻先亡。

他覺得有些後悔,畢竟和妻子深深相愛,卻沒有一點骨血留下來,讓他懷念的時候,只能看著照片,如果有孩子,多一份牽掛也是好的。

30年前勸也要丁克的家庭,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李銀河:無悔丁克

或許一樣米養百樣人,在同一件事的選擇上,有些人有所得,有些人則認為失去了很多。

為什麼很多人會選擇丁克?

第一,認為後半生隨心所欲

看看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愛情故事就知道,什麼叫瀟灑。他們在婚前就說好不要孩子,於是他們在美國四處旅行,收穫的雖然沒有親子情,卻有著別樣的海闊天空。

想想看,你身邊很多曾經的朋友,在有了孩子之後,朋友的圈子是不是越來越窄?你們聊的話題,也越來越疏離。

你想聊聊事業的發展,他們只願意圍繞孩子說個不停,比如你家孩子上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哪個牌子的奶粉更好?

當話題說不到一起去的時候,朋友便日漸生疏,漸成路人。

第二,經濟寬裕

根絕調查,很多選擇丁克的家庭,都是中產階級,這些家庭一般不算太有錢,但多數有些積蓄。

30年前勸也要丁克的家庭,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李銀河:無悔丁克

當他們選擇丁克的時候開始,更多的資金,會用在資金身上。

深圳的小劉選擇了丁克,她和丈夫每週都要去一家有檔次的牛排店消費,吃完之後去看電影,路上還會買很多零食。

她說,一輩子很短,為什麼不把錢花在自己身上?

第三,不需要考慮孩子的未來

養孩子的家庭,其實除了孩子帶來的歡樂,也有很多哭鬧。

11月2日,一位湖北的媽媽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被氣出心梗。孩子的人生,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想象,而每個想象都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成龍成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家長們需要投入巨大的心力。

但常常孩子屬於"豬隊友",他們總是和家長對著幹,讓很多人煩不勝煩。

而選擇丁克的家庭,就沒有這個擔憂了,他們只要管好自己就夠了。

我認為,選擇生孩子,需要非常人的勇氣,而選擇丁克,又何嘗不需要頂著家庭的壓力和世人的閒言碎語。

各種滋味,只有選擇的人才能體會。

你支持丁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