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8年前切除膽囊,老人“膽結石”竟復發?手術取出結石十多枚

家住長沙市65歲的袁奶奶,8年前因膽囊結石進行過

開腹切除膽囊,本以為無後顧無憂了。

近日,袁奶奶再次出現腹痛,還伴有反覆噁心、嘔吐、高熱、皮膚髮黃等症狀。

完善各項檢查後,確診為肝內外膽管多髮結石並擴張、急性膽管炎、梗阻性黃疸

8年前切除膽囊,老人“膽結石”竟復發?手術取出結石十多枚

(彩超下顯示肝內外膽管多髮結石)

普外科主任範澍考慮袁奶奶已經表現為為典型的Charcot三聯徵,即腹痛、寒戰高熱、黃疸,血液檢查炎症指標異常升高,如果梗阻不及時解除,可能危及到袁奶奶的生命。

範主任和家屬溝通後,決定為袁奶奶行腹腔鏡下膽總管取石術。

術中範主任手術團隊克服患者二次手術的複雜粘連,只在腹部開幾個小口,取出十多枚結石。

大的有2.0cm,手術順利結束,袁奶奶康復出院。

8年前切除膽囊,老人“膽結石”竟復發?手術取出結石十多枚

(取出的肝膽管結石)

一、切除了膽囊還可能再發結石嗎?

不少膽囊結石患者做了膽囊切除術後一年、數年後膽石復發了,又需要手術。

膽囊切除後復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1、膽囊切除手術過程中,由於不可避免的搬動膽囊,理論上會導致膽囊內的小結石經膽囊管脫落進入膽總管內。

如此滯留於膽總管內的小結石,可能成為膽總管再發結石的核心。

2、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膽囊切除後,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

久而久之,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形成了結石。

8年前切除膽囊,老人“膽結石”竟復發?手術取出結石十多枚

二、石頭是怎麼“長”出來的?

提到膽結石,就得從肝臟分泌膽汁說起。

膽汁中含有很多種成分,可以將大塊的脂肪乳化為小脂肪粒,對於脂肪的消化十分重要。

膽囊的作用就在於存儲和濃縮肝臟分泌的產品。

膽囊就像一個倉庫,一旦產品成分的比例不對,過分淤積或者倉庫本身出現問題,膽汁就容易在此形成結石。

飲食不規律,長期吃素,急劇地減肥,大量地進食膽固醇高的食物都有可能打破膽汁成分比例的平衡。

膽結石的高發人群特點可以概括為4F:

肥胖:Fat,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飲食的攝入;

女性:Female,活動量小,易發胖;

經產婦:Fertility,生育時內分泌環境較複雜;

40多歲:Forty,衰老,體力活動減少。

8年前切除膽囊,老人“膽結石”竟復發?手術取出結石十多枚

三、結石能夠排出體外嗎?

膽囊管出口很細,一般不大於0.3釐米,肝內膽管就更細了。

膽結石大小如果不超過1公分,有可能經膽道系統進入腸道隨大便排出。

但容易發生梗阻,引起極其嚴重的伴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如膽源性急性胰腺炎。

所以醫生並不主張排石,當然泥沙樣結石不容易被卡住,手術又容易復發,在治療早期多采取利膽排石。

急性膽管炎的表現

急性膽管炎的主要表現就是黃、痛、燒,即腹痛、發熱、黃疸。

更為嚴重的就是急性重症膽管炎,進一步發展為休克及中樞神經系統受抑制等表現。

一旦膽道感染髮生了循環、神志的改變,死亡率極高。

四、大石頭、小石頭哪個更危險?

經常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膽囊結石的風險與結石的大小是一致的。

事實上相反

,小結石梗阻在膽囊管上是膽囊炎最容易發生的原因。

還有可能結石進入膽管發生梗阻,膽汁還在分泌,結石堵住膽管後壓力更高,膽色素就會反流進入靜脈,出現黃疸現象。

加之膽鹽不能進入腸道,易造成細菌移位,這是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發生的重要原因。

下面還有一個胰管,結石很容易卡在下端,在胰管的地方容易出現急性胰腺炎。

大石頭會有癌變的風險,而小石頭,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在兩三個小時就會奪走人的生命!

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