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環保被曝行賄案,後張維仰時代不平順

東江環保被曝行賄案,後張維仰時代不平順

東江環保又出事了。

2018年8月10日,東江環保收到深圳市羅湖區監察委員會下發的立案決定書,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單位行賄問題進入公眾視野。

根據立案決定書,涉嫌的單位行賄問題發生在2014年前,公司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並未收到相關立案文件。

儘管如此,消息一經傳出,東江環保股價開始跳水,分別在8月10日和8月16日下跌了8%和3.88%。要知道,這家公司7月份剛剛因為違規排放上繳了50萬的罰款,8月份又捲入了行賄案風波,可謂禍不單行。

東江環保,究竟怎麼了?

危廢巨頭初建成

2015年前,張維仰是東江環保的靈魂人物。

業內對張維仰的風評一向不錯,在環保業界,張維仰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為人低調,但熱衷於參與慈善事業,他曾在雲南、貴州、西藏、甘肅等偏遠地區,援建了10所環保希望小學。

1965年7月,張維仰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東水鎮。20歲時,張維仰來到深圳打拼,進入了環衛部門,每天與垃圾、廢品和廢液打交道。那時的他或許沒有想到,此後他的一生都與環保結緣。

張維仰是個精明人,他窺視到了工業廢棄物中的商機,並抓往了這個機會,從個體經營起步,一步步發展壯大。1999年,張維仰成立東江環保,三年內連續引入了三家風投。2002年7月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於2003年在港股的創業板上市。

2012年,東江環保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實現了兩地同時上市。

東江環保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張維仰的專注,他始終將主營業務放在危廢處理上。而危廢處理作為環保的細分領域,在近十年中,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從2009年到2015年,危廢產量增長了將近三倍之多,達到了4220萬噸。

同時,危廢行業存在明顯的護城河,能減少大量的潛在競爭者。一是資質壁壘,我國的危廢經營需要得到國家批准,項目繁多,擁有越多種類的危廢處理資質的企業,競爭力越強;二是技術壁壘,危廢一般具有危險特性,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三是資金壁壘,危廢處理項目兼具投資規模大、建設週期長等特性,對資金的要求較高。

這對於可以提早佈局的東江環保來說,是得天獨厚的優勢,2015年東江環保的危廢處理能力達到了78.6萬噸,是第二名的威立雅中國的兩倍之多。

捲入腐敗案,國企接盤

就在東江環保順風順水的時候,2015年第三季度,張維仰突然“失聯”。

據媒體報道,張維仰“失聯”可能與原廣東省環保廳廳長李清的貪腐案有關。李清於2015年11月5日被廣東省紀委調查。張維仰被帶走的時間比李清早大約十天,即2015年10月下旬。

這件事情不僅導致了東江環保第三季度季報沒有按時公示,根據港股市場規制,實際控制人被帶走,股票立即陷入了停牌之中。

這一年10月29日,東江環保緊急召開投資者溝通會張維仰卸任董事長,東江環保董事、總裁陳曙生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2016年4月25日,張維仰被取保候審。

7月13日晚,張維仰辭去東江環保的所有職務,並將其持有的公司6068.29萬股股份,過戶至廣東省國資委旗下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名下。不過,張維仰此前已有大約6103萬股A股股票,已經質押給廣晟公司。

至此,東江環保的國有化路徑已經基本明晰。

2017年一季度,質押的限售股轉為流通股,廣晟公司便以13.72%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而張維仰手中,仍有13.65%的股權。

這個持股比例,至今沒怎麼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廣晟公司少有的少於20%股權的收購。

經營風波,高管減持

去張維仰的東江環保,進入了一段動盪期。

2017年,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江西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環境違法現象普通,其中,江西東江環保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範圍超出了實際的處置能力,被責令整改。

東江環保的負面新聞,開始不斷被爆出。

2017年6月,陳曙生任期結束,選擇了離開。作為東江環保聯合創始人,陳曙生是主管技術的靈魂人物,人事更迭進一步加大了動盪。

後來,陳曙生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名為星河環境的環保技術公司。同時期離開的高管不止他一個,也包括副總裁周耀明,東江學院院長鄒宏圖等人。

去年年底,處在風波之中的東江環保還被高管大幅套現減持。據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一共有三位高管減持東江環保股份,分別是謝亨華、李永鵬和王娜,累計減持數量505.99萬股,參考市值約7769.9萬元。其中,李永鵬的減持數量最多,且集中在5月份,一人賣出近500萬股,參考市值達7668.37萬元。

作為投資者來看,東江環保的管理層的確不算穩定。

再加上今年的私自修改數據和捲入行賄案,東江環保可謂是雪上加霜。剛剛從大跌中緩口氣的股票恐怕又會有可能陷入跌跌不休的狀態,儘管這次的行賄案還指的是張維仰時代的東江環保,和現在這些經營者無關。

如果你說是否看好作為危廢行業巨頭的東江環保的發展,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危廢和環衛可以今年的這個環境下最有潛力的兩個行業,而東江環保作為有著先天優勢的危廢處理企業,甚至可以預言今年的財務報表可能相當好看。

可是如果你說是否建議投資東江環保,我建議保持謹慎態度,起碼在他們的管理層安定下來之前,都要慎重考慮。究竟是能夠完全實現國有控制,還是繼續走原來的道路這還得看未來發展的道路怎麼樣了。

(本文在生態資本論和中國生態資本網同步更新,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生態資本網;微信公號轉載請註明來源:生態資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