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本臺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振偉 張亮)由中共周口市委主辦、市委宣傳部承辦、市社科聯協辦的“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文化宣講活動已經進行了六場宣講。這種用家鄉人講述家鄉事的宣講形式一經推出,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近日,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在京工作的沈丘籍作家劉慶邦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讚“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我市又一張靚麗“文化名片”。


「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我覺得這個創意非常好,周口人對周口故事有更深切的瞭解,也是對周口的一個責任,這個形式已成為周口的一個靚麗的名片,已經聲名遠播,已經產生了一個很好的影響”。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沈丘籍著名作家 劉慶邦說。


「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據瞭解,劉慶邦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等作品六十餘部。此次回家鄉,劉慶邦帶給大家的周口故事是“周興嗣和《千字文》”。他說,這種用周口人講周口的故事的形式,使臺上臺下更容易產生共鳴,宣傳的效果更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劉慶邦說,所謂講故事就是以講故事的辦法講文化,故事是載體,文化才是它的魂。你是周口人,首先你自己要有故事,你的故事跟你要講的故事結合起來,我覺得這是周口人講周口故事一個很重要的定位,定位是故事,然後周口人講故事,同時也是在講自己的故事,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宣傳,更容易讓受眾接受。

「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採訪中,劉慶邦向記者詳細羅列了諸如太昊陵、明道宮以及伏羲、老子、周興嗣、謝靈運、張伯駒、吉鴻昌等歷史遺蹟和歷史名人,還有《道德經》、《千字文》等歷史典籍。他說,這些寶貴的資源,不僅反映了周口深厚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更是周口滾滾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也是周口建設“滿城文化半城水、內聯外通達江海”中原港城的重要支撐。而“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恰恰為周口文化走出去,提高知名度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和傳播載體。


「文化周口」劉慶邦:“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成為周口靚麗文化名片


劉慶邦說,我覺得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對於弘揚我們周口的文化,提高對我們周口文化的認知度,包括提高我們周口的文化素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我作為一個從周口走出來的人,那麼我覺得我有責任來講周口故事,除了在我們周口講,他(周口人講周口故事)的和網絡的結合,和影視作品的結合,包括他有可能會出成書,這樣呢,他就會越積累越豐富,他不光是通過課堂講就完了,還可以更寬闊的來輻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