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身體健康的“敵人”之一——心肌梗死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心臟出了“故障”,將對身體造成很不利的影響,心肌梗死就是心臟“故障”的其中一種。那麼,心肌梗死到底是什麼?嚴重程度如何?一起來深入瞭解一下心肌梗死吧。


正確認識身體健康的“敵人”之一——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由於缺血缺氧的原因各異,國際共識又將其細分為5個類型。

五種類型

1型是自發性心肌梗死,比如斑塊破裂等引起的急性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了心肌缺血梗死;

2型是繼發性心肌梗死,這類跟動脈粥樣硬化無關,而是心肌供氧和需求失衡所致;

3型指心肌有缺血癥狀且發生了猝死,被稱為猝死性心肌梗死,新定義中強調,其與心源性猝死存在區別;

4型和5型心肌梗死均因手術導致,前者指介入治療或放支架引發的心肌梗死,後者則與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相關。

無論哪種類型,心肌梗死發作時,身體都會出現血或氧的“供不應求”,這些必需“營養”的缺失最終導致了心肌功能的受損。

1、可能發生心肌梗死的徵兆

1.突然劇烈胸痛或者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

2.出現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

3.出現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頸胳膊疼;

4.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時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突然出現胃疼;

5.出現很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

6.從來沒有失眠經歷,或是沒發生什麼刺激、焦慮的事情卻毫無緣由地焦慮時;

7.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且常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

8.感覺疲勞頭暈,休息之後也不能緩解。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請提高警惕,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肌梗死提示。

正確認識身體健康的“敵人”之一——心肌梗死

2、喝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肌梗死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此外,血液粘稠度、纖維蛋白原也是造成冠心病的原因,嚴重時可導致心肌梗死。一般情況下,老年人需靠藥物改變血壓、血糖、血脂情況。不過,血液粘稠度跟喝水有關。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到7杯水比喝2杯到3杯水,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正確認識身體健康的“敵人”之一——心肌梗死

3、這些誤區需要避開:

誤區一:床頭備好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時可救命。

阿司匹林不能隨便吃,每日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並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和中危人群明顯獲益,而且,服用阿司匹林會抑制一些保護胃黏膜激素的合成,嚴重時會引起胃黏膜糜爛,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可見,阿司匹林不是“萬能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正確認識身體健康的“敵人”之一——心肌梗死

誤區二:心肌梗死時,3分鐘內幫患者做心肺復甦可挽救性命。

如果患者心肌梗死發作,採用心肺復甦會讓心臟停搏得更快。心肺復甦只適用於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而急性心肌梗死發作的患者還有呼吸時,這樣做會有生命危險。

誤區三:只要用力咳、不停地咳,就可以壓迫心臟泵血,這是心肌梗死自救法。

在心肌梗死發作的情況下,用力咳只會浪費體力、消耗氧氣,反而增加心臟缺血和停跳的風險。正確的方式是:當懷疑發生了急性心梗,切不可硬扛,強忍!應立即平躺休息並以最快的速度撥打120,呼叫急救車。

心肌梗死病情可大可小,正確認識和對待,對於預防和治療都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在遇到被人們大量轉發的救命知識時,不可盲目相信,容易貽誤病情。提前預防,及時送往醫院救治才是正確做法。


高血壓危害大,管理好血壓是一門大學問,想要管理好您的血壓,多關注高血壓管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